2015年国家投资几万亿刺激经济

同时,本次3000亿政策性金融债接力专项债,申万宏源则认为,这将缓解下半年新增专项债发行较少的时间段中可能出现的基建项目资本金问题,也规避政府杠杆率上行问题,发行特别国债或腾挪 2023 年新增专项债

财联社7月13日讯(编辑 毛乐彤)今年上半年专项债高速发行,截至6月末已基本完成既定目标,新增专项债发行规模达3.4万亿。进入下半年,新增专项债发行速度放缓,据申万宏源统计或仅有2500 亿,何种渠道将接力补充下半年基建投资资金,支撑信贷增长引发市场广泛讨论。据WIND数据显示,7月以来政策性银行金融债实际发行总额已超过1500亿元。6月,政策性金融债发行规模约为5798亿元,环比增长33%。东吴证券认为,从目前情况来看,三季度政府债务对社融的支撑力度将有所减弱,预计政策性银行和国有大行将是支撑信贷增长的主力军。

值得注意的是,6 月 30 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特别提出,将通过发行金融债券等筹资3000 亿元,发挥撬动社会资本的作用,疏通信用传导机制,稳定投资。据测算,这将带动1.5 万亿项目资金,相当于 2021 年基建投资总额的 11%。

具体来看,本次增量政策工具将运用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通过发行金融债券等筹资3000亿元,用于补充重大项目资本金或为专项债项目资本金搭桥,由人民银行牵头支持开发银行(2,100 亿元)、农业发展银行(900 亿)。按照目前基建项目的最低资本金20%比例测算,5倍杠杆率下3000亿将带动1.5 万亿项目资金。

就发行量来看,此次发行力度可观,但不及2015-2017的“专项建设债”。据华泰证券研报, 2015-2017年期间新增专项债发行较少,2015年推出规模超过6,000 亿元的政策性银行专项金融债,以股权方式投资支持国家重大项目建设。据测算,在平均25%-30%资本金要求下,2015年当年撬动约 2万亿投资,相当于 2015年基建投资规模总额的 31%。此外,2015-2017 年共发行超过 2 万亿元,全程估计撬动资金规模达 7-8 万亿元。

本次金融债券筹资重点投向三大领域,倾向于“新基建”领域。重点投向的三大领域包括: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明确的五大基础设施重点领域。交通水利能源等网络型基础设施、信息科技物流等产业升级基础设施、地下管廊等城市基础设施、高标准农田等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国家安全基础设施。二、重大科技创新等领域。三、其他可由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投资的项目。对比来看,2015-2017年的专项债发行则以传统基础设施项目为主,包括棚户区改造、重大水利工程等三农建设、轨道交通,同时包括部分制造业转型升级项目。

新基建能否是城投转型发展的新机遇?城投转型往往是在原有业务基础上,结合区域资源优势展开。招商证券曾在城投转型的三大路径中提到,潜力较大的快速发展地区应转型智慧城市运营商,业务更加多元化。在多元化方面,国泰君安固收团队则认为,新基建与传统基建相融合增加了多元化项目,比如智能产业园区的数据中心、智能中心都需要建筑物及配套设施。

城投平台也在积极寻求承接新基建相关建设项目。据中信证券统计,自2020年起,有多省多地平台承接新基建项目,其中包括:郑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国家超级计算郑州中心,郑州中国移动数据中心,天健湖大数据产业园;南京经开区的白云电气数字化工厂项目,聚焦特高压板块,以及东洲5G应用通信设备智能制造项目聚焦5G;江苏无锡高新区的集成电路装备与材料产业园项目等,均属于涉及到智慧城市、数字经济、先进制造业、人工智能等新基建类的项目。

新冠疫情发生以来,“新基建”被屡次提及,以“新基建”升级“新消费”,形成增长新动力,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但值得注意的是,国泰君安认为,对于市场化转型比较成功,并提早布局的城投企业来说,其项目经验和技术能力或能够与“新基建”相适配,是进一步转型的良机;相反地,对于转型进度较慢,冒失跟进的城投企业而言,可能会在“新基建”浪潮中被淘汰出局,行业或加速分化。

同时,本次3000亿政策性金融债接力专项债,申万宏源则认为,这将缓解下半年新增专项债发行较少的时间段中可能出现的基建项目资本金问题,也规避政府杠杆率上行问题,发行特别国债或腾挪 2023 年新增专项债至今年的可能性均下降。

本文源自财联社 毛乐彤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3161409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2015年国家投资几万亿刺激经济文档下载: PDF DOC 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