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宿豫区大兴镇宣传委员王双爽告诉记者,为让农户和企业少跑路,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大力拓展“互联网+政务服务”业务和帮办代办服务,积极构建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新型政务服务模式,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速新闻记者 侯苏雨)“通过手机就可以申请许可证,工作人员还送证上门,实在太方便啦!”9月19日下午,在泗阳县中福上河园南门一家正在装修的门店前,该店老板周立香从泗阳县城管局工作人员手中接过“泗阳县户外广告(门头招牌)设置许可证”时惊喜万分。
足不出户就能办理行政审批事项,用“数据跑”代替“群众跑”,这是宿迁推行“互联网+政务服务”的一个缩影。今年7月,宿迁《关于建立完善基层“互联网+政务服务”体系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正式印发,为进一步深入推进我市“放管服”改革,建立完善基层“互联网+政务服务”体系指明了方向。
“键对键”操作,群众办事更轻松
周立香拿出手机打开“江苏政务服务网”的图标告诉记者,他就是通过这个APP办理的“泗阳县户外广告(门头招牌)设置许可证”,动动手指、拍拍照片,轻轻松松等着送证上门。在周立香的简单操作下记者看到,只要下载江苏政务服务网APP,绑定支付宝并进行实名认证就可以选择相关服务项目进行在线申报,信息填写结束后选择“提交数据”即可。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国家和省“互联网+政务服务”相关文件先后出台,宿迁被列为全省“互联网+政务服务”五级延伸试点城市和不见面审批标准化试点城市,基层群众迫切希望享受到“互联网+政务服务”的发展成果……从“面对面”到“键对键”,从“来回跑”到“零跑腿”,在政务服务不断提质增效的大背景下,新的变革势在必行,《方案》也应运而生。
记者了解到,《方案》明确了健全四级政务服务联动协调机制、发挥各县(区)在基层政务服务体系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建设乡镇(街道)网上服务站点、完善四级联动综合服务管理系统等十个具体方面的工作任务,涵盖了设置更多事项上网,让更多与群众密切相关事项可以在线办理;优化固化“四张清单”,让群众办事明明白白;审批服务标准化,提供更加透明、规范、高效的服务;推进数据共享,使群众少跑腿,让数据多跑路等多个方面内容。
“《方案》的出台有利于进一步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提高政府服务效率和透明度,形成线上线下联动、覆盖城乡的政务服务体系,提高基层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共享‘互联网+政务服务’的发展成果。”宿迁市政务服务中心主任童学宝介绍道。
“黑科技”助力,惠民便民看得见
根据《方案》,到2019年底前,宿迁将全面规范完成基层“互联网+政务服务”体系建设,完成江苏政务服务网向乡镇(街道)、村(社区)延伸联动实施工作,实现“互联网+政务服务”基层全覆盖。通过线上政务服务平台和线下实体政务大厅融合发展,全面实现政务服务网络化、标准化、均等化。
在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中,少不了各种“黑科技”的支持。
当日下午3时许,记者在泗阳县政务服务中心门口看到一个特殊的“小超市”。超市货架上没有可食可用的商品,而是一个个二维码图标。“政务服务二维码超市涵盖了政务资讯、政务服务APP、服务信息查询和生活缴费四个方面,使用手机扫一下二维码,不仅可以完成简单的业务办理,还可以轻松关注到江苏政务服务网的信息或者下载江苏政务服务网APP。”泗阳县政务服务监督科副科长蒋丽娟说。
除了政务服务二维码超市外,政务服务中心的身份证自助照相亭也颇引人注目。“不满意可以重新选,还不需要排队等候,我今天是第一次使用这个拍照,操作简单而且效果很好。”刚从身份证自助照相亭拍照出来的市民毕康对身份证自助照相亭的方便快捷赞不绝口。
“过去,政务服务中心日均办结量在5000到6000件,自从实施‘互联网+政务服务’后,日均办结量已经下降到3000件左右。”蒋丽娟介绍,在泗阳县政务服务中心内,税务窗口90%以上的业务可网上办理,城管、农委窗口现在已经实现了100%“不见面审批”。
“新模式”开启,政务服务全贯通
随后,记者来到宿豫区大兴镇便民服务中心。在这里,多数业务窗口前“冷冷清清”,几乎看不见前来办事的群众,然而窗口服务人员却始终没闲着,他们紧盯电脑屏幕,仔细审核着从网上传送来的资料。
“现在直接来便民服务中心办业务的人少了,可是我们窗口人员的工作量却一点都不少。” 宿豫区大兴镇宣传委员王双爽告诉记者,为让农户和企业少跑路,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大力拓展“互联网+政务服务”业务和帮办代办服务,积极构建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新型政务服务模式,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乡镇(街道)、村(社区)政务服务体系是衡量县(区)政务服务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不见面审批”的核心。
不仅仅是大兴镇,在建立完善基层“互联网+政务服务”体系过程中,宿迁不断强化帮办代办,通过在市、县两级政务服务大厅组建“总接件中心”,统一负责“线上+线下”的接件、流转、监督和跟踪督办,并为市、县(区)重点推进的工业投资项目提供项目咨询、材料准备、手续代办等服务。目前,全市已在117个乡(镇、场、街道办)、1418个村(社区)两级组建帮办、代办服务点。
“在建立完善基层‘互联网+政务服务’体系过程中,我们还将探索建立全科社工政务服务模式。以县(区)为单位,各县(区)要指导帮助有条件的乡镇(街道)、村(社区)探索建立全科社工政务服务机制,由‘单一窗口’向‘全科窗口’转变,由‘一专多能’向‘全科全能’转变,实现‘一口清’导办、‘一窗式’受理、‘一条龙’服务。”童学宝表示,截至今年年底,各县(区)将在至少3个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村(社区)为民服务中心设置全科窗口,各相关部门将对全科窗口充分授权,满足“不见面”审批(服务)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