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体而言,在产业端,本土企业提升自主研发能力,借助数字技术整合产业链,将汽车后市场、二手车市场等传统线下服务模式向线上化迁移,与此同时在金融端,线上供应链金融平台初见雏形,互联网公司等生态伙伴加入汽车
21世纪经济报道 记者李愿 北京报道
随着经济金融形势的变化,汽车产业发展呈现新特征,城市汽车普及率已较高,汽车销量增速明显放缓,汽车产业价值链已从单一的汽车销售延伸至售后用车的全生命周期服务。与此同时,汽车金融服务也在不断升级。
近日,由中信银行组织、安永作为顾问参与编写发布的《汽车产业数字金融研究报告(2023)》(下称《报告》),将我国汽车产业生态的规模化发展分为1.0、2.0、3.0三个阶段,同时伴随产业生态由1.0向3.0的拓展,金融服务同样经历了三大阶段:传统对公金融、汽车产业链金融及汽车产业数字金融。并表示汽车产业数字金融在汽车产业的发展前景愈发广阔。
《报告》还就汽车产业生态的未来发展提出了四大展望,为金融机构在当前产融结合大趋势下打造核心竞争力提供了发展思路。
“当前中国汽车产业在技术储备、研发制造、市场营销等诸多方面实现了脱胎换骨的变化,着眼未来,伴随着市场的变化、政策的影响、技术的革新,更多角色需参与到中国汽车产业生态的奋斗中来,在其中,金融机构也将依托数字化为汽车产业生态高质量发展提供更为全面的金融支持,秉承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的初心不断前行。”安永金融服务管理咨询主管合伙人张超表示。
金融服务三大阶段
《报告》指出,中国汽车产业生态的规模化发展大致历经了1.0、2.0、3.0三个阶段,时至今日,汽车产业生态3.0已基本形成。
在1.0阶段(80年代中后期至2009年),汽车产业的数字生产力主要体现在点状的线上化及供应链金融探索。具体来说,由于产业及金融数据的打通及整合有限,数据资产、数据信用等概念尚未形成,导致产业链上其他中小企业的金融可得性差、研发力不足。此外,产融两端数字化程度均处起步发展阶段,金融机构虽然基本实现了系统操作代替手工,但受限于行业技术水平,线上化程度较低。
在2.0阶段(2010年-2018年),汽车产业的数字生产力主要围绕着电子化、信息化展开。具体而言,在产业端,本土企业提升自主研发能力,借助数字技术整合产业链,将汽车后市场、二手车市场等传统线下服务模式向线上化迁移,与此同时在金融端,线上供应链金融平台初见雏形,互联网公司等生态伙伴加入汽车消费金融竞争市场,金融机构积极吐故纳新,以个性化、多元化为目标,以数字化技术转型为抓手,深入到汽车产业链的各个环节探索新的价值增长点,为汽车产业生态3.0时期产业数字金融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在3.0阶段(2019年至今),汽车产业的数字生产力主要围绕着智能化展开。具体来说,在产业端,企业积极投入对卡脖子技术的科研能力提升,物联网、大数据等金融科技在汽车制造、汽车流通和消费领域的应用迈上了新的台阶,与此同时,金融端数据信用的逐渐成熟应用逐渐替代传统主体信用及交易信用,提高了风控智能化水平。由此,数字化应用在汽车产融两端的应用价值不断深化,产业数字金融初步形成。
《报告》总结认为,创新力、生态力、数字力已经成为了产业及金融融合发展的必要能力:生态力体现在产业的整合、金融服务的整合;创新力体现在新市场、新业务的突破;而数字力则体现在信息化向数字化转型的迈进。金融机构应以创新力、生态力及数字力为指导,针对性构建生态整合能力、敏捷创新能力、数据应用能力三大核心能力,以提升产业数字金融服务能力。
3.0阶段银行机构转型三大成功要素
对于汽车产业数字金融,《报告》定义称,是围绕汽车产业生态,以数据为生产要素、以数据信用为核心特征的一种新型金融服务模式。汽车产业数字金融通过对产业生态数据的洞察,将其转化为企业的数据信用并创新服务理念和服务模式,为产业提供更智慧的融资及融智服务,支持全产业链生态发展。
当前时代背景下,汽车产业数字金融在汽车产业的发展前景愈发广阔。通过成功模式总结、多方观点融合,《报告》认为对以商业银行为代表的金融机构而言,汽车产业生态3.0的成功要素主要可总结为三大方面:
其一,生态整合能力是主要内涵,多个金融机构通过内部资源整合,可打造“融融协同+投融协同”的综合金融能力,从而通过以融促产融入到产业生态之中;
其二,敏捷创新能力是核心支撑,金融机构通过敏捷化的组织与机制,基于对产业生态变化与需求的识别,实现快速反应、快速部署;
其三,数据应用能力是重要基础,金融机构应进一步强化数字化转型,通过数据获取、分析助力数据应用,实现产品、体验、风控等方面的创新。
《报告》认为,未来汽车产业生态将全面进入以数字化生产力为新增长极的发展阶段,汽车生态发展将呈现四大主要趋势:一是汽车产业生态拓展,二是精专场景需求挖掘,三是产融生态数据互通,四是数据资产价值变现。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