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是2018年,为保证吃出战斗力,大幅调整执行任务官兵的伙食标准,在现行基础上每人每天再补助20元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为确保官兵吃出健康,确保吃出战斗力,2020年官兵伙食费再次上调,一类区一类灶从每天22元调整到32元,“三类灶”调整到52元,空勤人员“四类灶”伙食费调整到82元,调幅高的近50%。
从70年代的每天几角钱,经过30多次的调整,涨到现在的数十元,由“吃得饱”、向“吃得好”转变。可见,在满足温饱、质量要求基础上,官兵伙食更加注重健康、营养。那么,你还记得以前的伙食标准是多少吗?
从60年代到70年代初,部队伙食费基本没变,大约每天是4角5分钱,到了70年后期,战士每天的伙食标准有所改善,每天每人约6角多钱,按月来算,每月45斤米面、3斤肉和1.5斤植物油。空勤,海勤奋伙食标准还要高些,比如飞行员每天伙食费3.5元。
到了80年代初期,每天的伙食费依然没超过1元,部队的饮食保障品种单一,白菜、萝卜、土豆依然唱主角,主食多为用小米面、玉米面蒸出来的窝窝。为保证“每人每天1.5斤蔬菜、1两肉、1两禽鱼蛋、1两豆制品、1两动植物油”的食物定量,有些连队大力开展农副生产,炊事班开始养猪,养鸭,种菜,补充连队伙食。
进入90年代,经过多次调整,伙食费标准先后突破2元、3元大关……直到1999年,一类区一类灶伙食标准已涨到6元多。为对冲物价上涨,确保伙食质量逐步提高,伙食费标准继续调整上涨,到了2007年,伙食标准已调整为: “一类灶”每人每天11元,驻高原及技术岗位的“二类灶”13元,水面舰艇及航校人员“三类灶”23元,水下及空勤人员“四类灶”39元。
事实上,为保障官兵吃好,伙食费几乎每年都在上调,尤其是从2018年9月到2019年3月,在这半年时间里,部队伙食费涨了两次。特别是2018年,为保证吃出战斗力,大幅调整执行任务官兵的伙食标准,在现行基础上每人每天再补助20元;夜间执行任务3小时以上,每人每天按12元标准发夜餐费;执行抢险救灾、演习演训等任务每人每天补助15元,夜餐费12元;执行野外驻训等一般任务补助7元,夜餐费8元。
总之,调整伙食补助标准,对于激发练兵热情、增强凝聚力、提高战斗力具有重要意义。当然,要确保伙食费吃到官兵嘴里,还从严抓好伙食管理,发挥好伙食费集约使用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