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央行提出“鼓励对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货车司机贷款及受疫情影响的个人住房与消费贷款等实施延期还本付息”政策,前期部分刚需和改善性需求会有所反弹,为居民部门预留出加杠杆空间,居民购房意愿和购房信心
近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部署稳经济一揽子政策的接续政策措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9月5日下午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介绍稳经济一揽子政策的接续政策措施。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刘国强在会议上表示,要进一步发挥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指导性作用和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的作用,引导金融机构将存款利率下降效果传导到贷款端,降低企业融资和个人信贷的成本。
当前需要以更强有力的稳增长政策,推动“宽货币、紧信用”向“宽货币、宽信用”方向转变,实现信用扩张从边际改善到总体改善。综合来看,我国逆周期、跨周期宏观调控政策工具箱储备充足,能够有效稳定市场预期,强化主体信心。而三四季度政策也明显开始发力加码,一揽子政策“组合拳”相继打出,助力信用扩张边际改善。
首先,以“总量+结构”为导向的货币政策还将保持力度,未来降息、降准的可能性仍存,央行还将致力于通过下调政策利率实现对市场利率的有效牵引,贷款利率中枢的继续下移对企业降低财务费用助益颇多。9月5日,央行在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表示,要引导金融机构将存款利率下降效果传导到贷款端。考虑到目前商业银行的内部资金定价模式多为“以存定贷”,因此需要存贷两端有效联动,共同发力推动企业综合融资成本下行。
从供给端看,破除商业银行“三大约束”,使其更加“敢贷、愿贷、能贷”。8月22日,央行召开部分金融机构货币信贷形势分析座谈会时明确要求,“要增加对实体经济贷款投放,进一步做好对小微企业、绿色发展、科技创新等领域的信贷支持工作。”同时,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处置加速,中小银行运用混合资本工具提升资本充足率的工作也在快速推进。
从需求端看,各类政策利好频出,企业信心持续恢复,融资需求意愿走高将有效改善当前信用扩张乏力状况。8月2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对一批行政事业性收费缓缴一个季度,鼓励地方设立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贷款风险补偿基金,保市场主体保就业”。后期留抵退税的继续实施以及各项行政事业收费的缓缴,再次体现出政策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坚定意志和决心。
同时,近期政策要求保交楼、保项目的导向进一凸显。随着央行提出“鼓励对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货车司机贷款及受疫情影响的个人住房与消费贷款等实施延期还本付息”政策,前期部分刚需和改善性需求会有所反弹,为居民部门预留出加杠杆空间,居民购房意愿和购房信心将有所恢复,房企融资以及资金周转情况会出现好转。
其次,一批重大基建项目开工落地,财政金融政策力保融资需求,助力信用快速实现边际改善。从历史情况来看,特别在需要稳固经济大盘加码吃劲的关键时刻,基建投资的逆周期特征将得到更充分的发挥。9月5日,央行在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表示,“追加3000亿元以上金融工具额度,并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扩大规模,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和重大项目的支持力度”。在前期3000亿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已落实到位的基础上,本次3000亿元增量将本着“资金跟着项目走”的原则,补充重大项目资本金,保证融资稳定畅通。随着基建项目加速形成实物工作量,信贷边际扩张动能十足。考虑到季度末财政支出还将发力,支出进度将继续加快,地方政府专项债的限额存量利用效率不断提升,现在财政金融将双向支撑基建融资,保障重大项目融资需求,这将进一步促进信用扩张实现边际改善。
第三,充分挖掘民间投资潜力,加速信用扩张步伐。在本次政策例行吹风会上,发改委提出六大举措旨在推动扩大民间投资。应当看到,助力经济企稳回升,不能仅依靠政府“单打独斗”,需要进一步刺激民间投资热情,挖掘民间资本和民间投资在修复信用和稳定预期方面的重要增量作用。在做好政策引导和投资撬动的前提下,吸引民间资本参与重大项目,为其提供来源广泛的资金支持,对缓解财政支出压力意义重大。同时,考虑到民间投资项目的导向性和精确性较强,对收益以及风险的评估更加完善,因而需要强化对民间投资项目的融资保障和政策扶持力度,形成政府投资与民间投资相互补充,共同发力的良好局面。
总体来看,随着一系列更加强有力的稳增长、保企业、惠民生政策的出台,在商业银行贷款意愿强化的牵引下,市场主体信心和预期有序恢复,“紧信用”情况将持续纾解。在一系列政策组合拳的支持下,企业部门、政府部门以及个人部门融资需求均将得到快速修复,共同为信用扩张提供充足的边际动能。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