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作为资产,在流动中产生溢价和信用属性,在资产的交易中就经常成为通向虚拟财富的桥梁,还可以在一定条件下成为金融杠杆
货币作为资产,在流动中产生溢价和信用属性,在资产的交易中就经常成为通向虚拟财富的桥梁,还可以在一定条件下成为金融杠杆。
在现代社会,宏观经济问题可以简化为货币问题,无论是自由市场经济国家还是半市场经济的国家。货币都是宏观调控的主要工具。然而,经济学定义的货币有两个缺陷:第一是货币中性(假说);第二是局限于商品交换。在这个范围内货币被定义为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但是在资产交易市场中,广义货币本身是一种资产,不仅是资产交易的中介,而且可以是资产交易的一方,还可以在资产交易的任何一方作为第三方参与。由于货币是资产,就需要以资产的身份审视货币,在这里,货币是最具流动性的信用资产。
作为信用资产,通常是由政府信用背书的信用资产,货币就跳出了其本源性的交换中介身份,而是信用提供者赋能的资产,所以货币就不会是中性的,而其有一种独立的价值,是可以客观化的主观价值。人类社会最大的无形资产是信用,货币在任何资产的交易中都会产生溢价,通常被称为流动性溢价。
走进城市,所谓市场就是一个双循环的市场,一个是商品化的市场,另一个是资产化的市场。商品化的市场多数是一次性交易的(二手商品交换除外)市场,而资产化的市场却是可以多次重复交易的市场,如房产交易市场。商品化的市场中,商品会变旧,会贬值;而在资产化的市场中,多数资产不仅不会因变旧而贬值,反而会由于流动性溢价而升值,所以资产化的货币常常会在流动中升值。
最典型的货币由纸币和债券构成。在某种情况下,货币可以锚定债券,二者就构成了"内卷化"的锚定资产。比如美元锚定美元债券,事实上替代了黄金。人民币锚定外汇储备,间接锚定了美元美债。日元国债也是锚定国家外汇储备,从而间接锚定了美元美债。由此演绎,在全球化市场中,货币和债券之间有着千丝万楼的关系。货币交换可以独立于商品交换而自成体系。
货币作为资产,在流动中产生溢价和信用属性,在资产的交易中就经常成为通向虚拟财富的桥梁,还可以在一定条件下成为全融杠杆。
综上所述。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一旦超越微观的商品交换,走进宏观的资产交易;再依托政府信用,创造流动性溢价,就必然直接或间接地走进金融市场,走进虚拟财富;在给人类带来自由选择的同时,也让人际关系日益冷漠。
跟着货币走,市场一层层,层层有风险,处处有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