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分布式存储虚拟货币(分布式存储虚拟化技术框架)

四大发展阶段从以区块链技术为基础的去中心化加密数字货币,到Facebook的Libra发行计划,世界各国开始重视加密数字货币,并在对其加以监管的同时,也开始关注对法定数字货币的研发

Bitget下载

注册下载Bitget下载,邀请好友,即有机会赢取 3,000 USDT

APP下载   官网注册

作者丨谈润青 齐鲁骏

文章丨《金融博览·财富》第11期


自2009年比特币问世以来,数字货币不断成为各界讨论的焦点,大量数字货币的创立与炒币热潮更是将数字货币的关注度推向了顶峰。

根据国盛证券研究所的统计,目前全球数字货币总市值已超过2154亿美元,加密数字货币也超过了1890种。

与此同时,各类主流机构、各国央行也纷纷入局,使得数字货币的种类和交易场所的数量均保持了快速上涨,拥抱数字货币已是大势所趋。其中,我国央行走在了前列,已对央行数字货币(DC/EP)进行五六年的研究,目前取得了不错的进展。

那么,从世界范围来看,数字货币的发展构建了怎样的全球版图呢?

数字货币之全球版图

从数字货币到央行数字货币

应该说,很多人是因为比特币而知道的数字货币。实际上,远在比特币之前,数字货币就主要作为密码学的一个研究分支进行发展。

简单回顾一下历史。

1982年,大卫·乔姆(David Chaum)最早提出把加密技术运用到现金上的想法,发表了一篇主题为“盲签名”的开创性论文,这种盲签技术能够支持匿名交易,既保有了现金的匿名性优点,又将现金电子化,从而解决了现金携带安全的问题。

1989年,乔姆将上述想法商业化,并发明了人类历史上第一种数字货币eCash,并得到高盛、网景、微软、VISA等公司的青睐,希望能寻求合作。后来,由于乔姆经营不善,公司宣告破产,eCash也宣告失败。

除了eCash,1998年戴伟(Wei Dai)提出了一个去中心化数字货币构想——B-money,首次将分布式储存技术应用到数字货币中。这一技术也成为了比特币的底层技术。

2005年,尼克·萨博(Nick Szabo)提出Bitgold设想,引入PoW共识机制,以新币奖励作为挖出区块的奖励机制,成功解决了“账本一致性”和“货币生成”的难题。可以说,此时的Bitgold已经非常接近比特币了。

经过20多年的探索,从eCash到B-money,再到Bitgold,数字货币迎来了“高光”时刻。2009年1月,一个自称中本聪的人发布了比特币的白皮书——《一种点对点的电子现金系统》以及开源的第一版比特币客户端,宣告了比特币的诞生,同时也意味着区块链技术的出现。1月3日,他挖出了比特币区块链第一个区块,即创世区块(Genesis Block),第一个比特币就此问世,并作为加密数字货币席卷全球。

从2009年开始,在比特币的技术基础上,一大波数字货币应运而生,不断拓展着数字货币的版图。

这些加密数字货币基于区块链技术,不同点在于它们的区块创建时间、交易成本和区块验证方法等。比如2016年发行的以太币,它的区块创建时间比比特币更快、交易成本也更低,因而成为可以和比特币相媲美的加密数字货币。2019年,Facebook发布了Libra(天秤币)白皮书,拟将Libra打造成交易速度最快且交易成本更低的数字货币。

这些快速出现和发展的数字货币,已经成为金融系统的新进参与者,引发了人们对加密数字货币的热议,甚至上升到了对国家主权货币的影响层面。

虽然大部分国家对上述数字货币的法律地位未给予明确的态度,但都对数字货币发展所带来的各种挑战表示极大关注,并投入力量开始参与法定数字货币的研究。

从笼统角度来说,数字货币可以分为私人数字货币(也称为“加密数字货币”,如比特币、以太币、莱特币等借用“货币”之名的数字资产)和央行(法定)数字货币。

相比于私人数字货币,法定数字货币是由中央银行发行,采用特定数字密码技术实现的货币形态。与实物法币相比,法定数字货币变的是技术形态,不变的是价值内容。本质上,它仍是中央银行对公众发行的债务,以国家信用为价值支撑。这使其天生就具有私人数字货币无法比拟的优势。

目前,各国正在紧锣密鼓地对法定数字货币进行研究,第一个法定数字货币何时能落地,各界都在拭目以待。

四大发展阶段

从以区块链技术为基础的去中心化加密数字货币,到Facebook的Libra发行计划,世界各国开始重视加密数字货币,并在对其加以监管的同时,也开始关注对法定数字货币的研发。

通过前文对历史的回顾,总体来看,数字货币在全球范围内经历了“技术积累——迅速发展——严格监管——稳步尝试”四个阶段,并呈现出私人数字货币和法定数字货币两种差异化的发展路径。

● 第一阶段:1980-2007年,技术积累

数字货币的基础概念源自密码学的发展,早期研究人员尝试以数字加密的技术方式将现金进行转移支付。

乔姆通过“盲签名”协议提出以签名密钥和序列号的方式构建交易系统,被认为是最早的数字货币构想。不过,在之后建立eCash交易体系的过程中发现,他未能解决双重支付和交易隐私等问题,系统中仍需要存在中心化的银行角色。

在之后的十年中,计算机语言与设备的更新为电子货币的计算提供了算力支持,而电子交易智能合约概念与Hschcash“工作证明”的出现,最终形成了区块链分布式系统的雏形。

● 第二阶段:2008-2012年,迅速发展

这一阶段,数字货币交易的四项核心技术(加密公钥、工作证明、分布系统、智能合约)不断成熟起来。中本聪2008年提出了关于建立一种新型数字货币系统的概念。2009年1月,他在芬兰服务器上建立的“创世区块”正式为世界打开了数字货币时代之门。

尽管比特币在初期并没有受到足够多的关注,但随着交易量的逐渐增加,以及Bitcoin Market和Mt.GOX等交易平台的成立,比特币的市场总价值在2011年快速突破2亿美元,并逐渐用于各类场景的交易中。

● 第三阶段:2013-2016年,严格监管

伴随着比特币价值的不断上涨,莱特币(LTC)、以太币(ETH)等同样基于开源加密协议的数字货币开始采用ICO(Initial Coin Offering)方式进行发行。

这种类金融的发行方式,以及以其为载体的巨额线上匿名交易量,最终引起全球各金融监管机构的关注。

欧洲央行在2012年指出,比特币使用范围的扩大将对央行声誉产生负面影响,并应纳入央行总体风险中进行考虑。我国央行也在2013年全面叫停了国内的比特币交易所,并明确比特币不具备与货币等同的法律地位,不能且不应作为货币在市场上流通使用。同样面临全球监管阻力的,还有Facebook所尝试发行的追求全球相对购买力稳定的数字货币Libra。

● 第四阶段:2017年至今,稳步尝试

不可否认的是,承载数字货币的加密与交易技术,对于货币体系建设具有相当重要的借鉴价值,部分国家央行也以审慎的态度开展法定数字货币的尝试。

以英国央行为例,2016年就开展了对法定数字货币RSCoin的研究,目的在于通过实时控制货币发行来提高交易效率和经济发展。瑞典央行则以补充和替代现金交易为目的在2019年推进电子克朗(e-Krona)项目。

在更早的2014年,我国央行也开始了对法定数字货币的研究,并在基本架构、账户体系、支付层级等方面取得进展。

基于对发展阶段的梳理,法定数字货币与私人数字货币逐渐呈现出差异化。法定数字货币作为一种中心化货币,可以受到国家管控。它一般由央行发行,主要为了利用区块链技术实现对M0的替代。

另一种我们熟知的加密数字货币,它是一种去中心化且不受监管的“货币”,主要分为主链加密数字货币(如比特币、Libra等)、衍生加密数字货币(基于主链的修改,如莱特币、USDT等)、加密数字代币(如EOS代币,进行ICO发售)和行业数字货币(如JPM Coin,目的在于将复杂交易简化,应用于供应链金融领域)四种。

目前,多国都对加密数字货币的发行持谨慎态度,并出台相关监管政策限制加密数字货币的发行或控制其流通和使用。

数字货币之全球版图

央行数字货币,要来了?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对法定数字货币的定义,法定数字货币是数字经济时代的通货,具备电子货币和实物现金两者的综合特征,价值内涵上是信用货币,技术方式上是加密货币,实现手段上是算法货币,应用场景上是智能货币。

央行数字货币(Central Bank Digital Currency,CBDC)作为新的央行货币形式,国际清算银行(BIS)认为其与传统的准备金或结算账户余额并不完全相同,而是一种具有法定货币属性,面向金融机构和个人发行并流通的电子货币。

根据国际清算银行提供的“货币之花”模型的直观体现,CBDC具有央行发行、代币基础、数字形式与广泛可得四方面属性,央行可以在采用一般目的或批发目的之间进行选择,并根据CBDC对于市场传导机制、货币政策调控和货币信贷规模等方面的影响做进一步考虑,同时发行技术也不只局限于区块链技术。

目前,在一份来自BIS的调查中,全球68家央行有70%正在或将要进行CBDC的研究工作,并且同时关注于通用目的CBDC和批发目的CBDC。就项目进度而言,大多数国家的央行还处于研究阶段,进入到概念验证与项目试点阶段的央行仍是少数。尽管各国央行认为在短期内发行央行数字货币的可能性只有20%,但在中长期展望中,这一发行意愿上升至40%。全球各央行对法定数字货币的发行与研究进展情况如表1所示。

目前,各国央行就CBDC发行的技术、制度与金融风险等问题进行了很多的尝试和探索,也取得了一定的可实施成果。

同时,我们也要看到,法定数字货币的推进仍旧面临许多问题,如央行法定权限的使用、数字货币在反洗钱与反恐监管方面的挑战、分布式账本技术(DLT)的可靠性与网络安全等问题,这些都需要研究人员做进一步努力。

对未来数字货币的一些思考

作为市场关注的热点,各国专家纷纷对数字货币的应用、潜在风险、技术问题、应用前景展开调查。数字货币由分账簿技术——区块链技术作为技术支持。其相关研究按研究性质可以分为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两大块。

理论研究主要专注于技术层面,解决区块链方面的技术问题。

应用方面,根据国外一些学者的研究,有关数字货币应用的研究主要分为五大类,分别是资产泡沫、市场监管、网络犯罪、分散投资、市场有效性。

● 资产泡沫

数字货币,尤其是加密数字货币的价格泡沫问题是投资者、持有者和监管者最为关心的问题。

国外有学者调查了比特币和以太币从2009年到2017年的价格走势中所反映的价格泡沫问题,研究显示,比特币在2017年显现出明显的价格泡沫。

此外,有研究还发现,比特币交易存在明显的投机行为,比特币的价格波动很大程度上由市场参与者的投机行为引起。另外,比特币的价格泡沫除了有投机因素之外,还因受到投资者的关注而引发大幅价格震荡。由此可见,加密数字货币投资存在巨大风险。

● 市场监管

数字货币的引入给金融市场带来潜在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因此,去中心化的加密数字货币的发行、使用和交易受到许多国家的强力监管和限制。

例如,从2017年年底到2018年年初,我国和韩国分别加强了对比特币的监管力度,使得比特币的价格走低,而多国限制或禁止加密数字货币的主要目的之一是反洗钱。

除了一些负面效应,数字货币给经济带来的潜在影响也是巨大且不可忽视的。有研究发现,对一部分比特币交易的监管放宽会对经济带来一定的益处,例如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对版权保护有积极的作用。

从相关研究来看,加密数字货币和区块链的应用在未来还是有很大的应用前景,但前提是监管体制的完善和监管科技的不断革新发展。

● 网络犯罪

加密数字货币的另一大风险在于,其应用会增加网络犯罪,而网络犯罪本身会对加密数字货币的基础构架产生影响,并促进其安全性的完善和发展。

相关专家指出,加密数字货币的应用与一系列网络犯罪都有关,而这也成为一些西方国家禁止或限制加密数字货币使用和交易的原因之一。

● 分散投资

除了负面影响,加密数字货币的应用还有积极正面的影响,如比特币作为一种与主流金融产品低相关性的投资品种,可以为投资者带来分散投资的好处。

有研究发现,比特币的价格虽然会因投机因素而大幅波动,但其走势不会受到金融市场波动的影响,即加密数字货币的价格受到的市场系统性风险有限。还有研究发现,比特币的价格走势与黄金有一定的相似性,因此可以潜在作为金融市场对冲工具来用。此后,有专家指出,比特币可以用作对冲金融市场上的不确定性。

虽然,目前学术界还未对比特币及加密数字货币的对冲作用下定论,但是这些发现引发了人们对加密数字货币的重新审视。若加密数字货币可作为一种对冲风险的金融工具,那么在有效控制投机行为的大前提下,它将成为投资者控制风险的新渠道。

● 市场有效性

由于比特币存在价格泡沫及波动大等现象,引起了国内外专家对于加密数字货币,尤其是比特币市场有效性的检验。目前,已有多位国外学者发现,比特币的价格走势呈现出了市场效率低下的特性。

因此,加密数字货币市场一旦成熟,其市场有效性是除了监管问题和价格泡沫以外,需要专家学者和监管者深入研究的问题。

展望未来,数字货币将不仅仅作为支付、交易和投资用途,更将成为一种金融科技工具,在智能合同等方面发挥用途,并将成为行业互联互通的重要媒介。此外,在国家监管机构不断完善监管并且最终允许ICO的情况下,它也可以成为与股票和债券等相类似的融资工具,为企业提供快速、低成本的融资渠道。从学术的角度来看,数字货币,尤其是加密数字货币的监管和投资问题将会是未来研究的一大趋势。

数字货币的国际发展情况对我国同样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除了法定数字货币,加密数字货币未来也有很大的应用前景,如将加密数字货币作为投资者分散投资或对冲风险的金融工具等。

从实际情况来看,目前数字货币应用还有巨大的潜在不确定性。因此,在投入应用之前,需要大量的文献作为理论支持,对未来可能出现的风险做出预判,并完善相关的监管制度,从而使数字货币的应用效益最大化。■(作者单位:东方证券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3161409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什么是分布式存储虚拟货币(分布式存储虚拟化技术框架)文档下载: PDF DOC 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