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7月初,正式对首批黄州会馆、武昌会馆、理发店民居3处古建筑进行修缮,最大程度还原黄龙古镇的昔日容貌
作为十堰人,记者不知道究竟有多少人曾慕名到过黄龙古镇。但可以肯定的是,“黄龙”这个名字,绝对在多数十堰人的口中被念叨或诉说过。关于这座古老的集镇,现已无法考证她是否是十堰历史上最为古老的镇子,但能找到的历史文献记载,这个位于两河交汇处的小镇,已走过3000年的历史烟云。
有人说:“古老的街巷就像陈年老酒,在经历了千百年的岁月沉淀后历久弥香。”穿梭在黄龙古镇,古朴的街道、斑驳的古墙、沧桑的砖瓦、粗壮的梁柱,无一不向你述说着它的昔日辉煌与厚重历史。
古朴宁静的黄龙老街上,保留了多少老人的美好记忆。黄龙当年“小汉口”的风采,也一并刻在了他们的回忆中。
学者考证,3000年前黄龙地名就已存在
伴着夏日的热风,漫步在黄龙古镇的街道之上。就像一位稚童在试图熟悉一名沧桑的老人,会让你有一种处处好奇但又无从下手的感觉。于是一种老套的办法重出江湖,那便是从她的历史传说入手。
从地理位置上看,黄龙镇地处堵河与犟河的交汇处。两条河,如同护城河一般将古镇环抱其中。相传在很久以前的一个夏天,上游河水暴涨,顺流游下一白一黄两条巨龙。两条龙游到此处,谁知河道内的洪水骤降,游在前面的白龙走了,而黄龙搁浅至此。洪水退去,黄龙搁浅的地方出现一大片沙洲,河水在此画了一个美丽的弧线,游龙般摇头摆尾而去。后来,此地被人们称为“黄龙滩”,滩上的古镇得名“黄龙古镇”。
历史传说不足为信,但从一些现存的史料中,尚能找到关于黄龙的些许记载。我国著名史学家任乃强编写的《华阳国志校补图注》一书中介绍,古微国在迁徙过程中,曾经在黄龙一带有过一段时间的停留。
记者查阅资料得知,夏朝时期,微国最早建立于山东西南部,后被殷商上甲微打败,不断西迁。后来,微国在竹山立国。周穆王(公元前976年—公元前923年)时期,微国彻底迁出鄂西北,其间确实可能在黄龙停留。由此看来,3000多年前,黄龙就已存在。
现存的黄龙古镇分前街、后街、上街、河街,4条古街共同构成了风格独特、韵味悠长的黄龙古建筑群。
古镇的街道极具特色,从东向西的一条长路伸入镇中,入口处有个动听的名字叫“梅子垭”,这段街道被当地人称为上街。沿着上街西行几分钟,一条街道岔开,分成两条更为细长的街道。右边的被称之为前街,左边的则叫后街。如果从高处俯瞰,一分为二的街道,状如一种古老的农具“杨叉”。西街的顶头处,一条南北走向的街道横亘着向外延伸,被称之为河街。
四大会馆,见证黄龙辉煌历史
到了明清时期,便利的水运成就了黄龙古镇的繁华。南来北往的客商为了方便业务发展,在黄龙滩上建起极具地方特色的商家会馆。行走在如今的黄龙镇上,你依旧能看到历经数百年风雨的武昌、黄州、江西、山陕四大会馆。
在现存的四大会馆之中,武昌会馆是规模最宏大、规格最高、建筑形制最为特殊的建筑。整个建筑以中轴线为基准,左右对称,层次分明,风格统一协调,显得庄严威武。会馆内的柱子粗直挺立,砖墙上有烧制的“鄂郡”字样。会馆自前向后有门殿、戏楼、拜殿、正殿等建筑。历史学者考证,该建筑群分批次建成,建成时间依次为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
戏楼也称“乐楼”,为古代供人消遣娱乐的地方。逢年过节,戏楼都会上演大戏,可惜在1983年被拆除。拜殿与戏楼正对而立,之间为院落,面阔约24米,进深三间,通进深7.8米,四柱九檩。主梁上刻有:“大清道光岁次乙巳年(1845年)孟冬月吉日,武昌阖府众姓绅商首士协同建立。”据考证,拜殿及乐楼为余师荣(清代黄龙滩本地绅商)倡议,与武昌府的绅商共同捐资修建。
正殿和拜殿对称,由大殿和耳房组成。马头墙上的精美图案依稀可见。大殿通面阔13米,进深三间,高7.9米。所有立柱和横梁全部选用一人难以合抱的大木料制成,底部为直径60厘米的石头基座,两侧为耳房。耳房高度低于大殿且都带天井,至今水质清澈。
大殿主梁上有“大清乾隆岁次壬子年(1792年)孟冬月吉日;敕授文林郎湖北郧阳府郧县黄龙镇分司巡检黄世杰暨阖府首人砌木匠xxx建立”的字样。
在武昌会馆的隔壁,是黄州会馆。黄州与武昌同属湖广管辖,两座会馆的选址也成了相互依靠的“兄弟”之势,这也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年商帮们的地域团结。
黄州会馆坐北朝南,现存建筑面积约340平方米。整体建筑保存完好,合院式建筑,四周墙砖为“黄州”字样的青条砖。
沿街道往靠河的一头走,就可以看到江西会馆。会馆的墙体上,带有阳文“江西”二字的青砖。由于年久失修,大殿屋顶完全坍塌,只剩耳房稍微保存完好。据记载,江西会馆在光绪年间曾作为“义学堂”,民国时期又为黄龙滩汽车修车厂车间。
在江西会馆旁边还依偎着另一位“迟暮老者”——山陕会馆。会馆位于黄龙古镇前街中部,坐北朝南,整体架构损毁严重,墙砖上刻有阴文“陕西”二字。残存的瓦当做工精美、细致。从残存的建筑,可以想象出山陕会馆原貌是多么气派。
兵家必争,三国时期刘封曾征战这里
四大会馆如4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堵河之畔的黄龙古镇之上,也是当时几大商帮的实力象征。历史长河中,五湖四海的商贾曾汇聚于此,商铺林立,街市繁华,黄龙因此被称为“小汉口”。
特殊的地理位置,不仅引来了无数南来北往的客商,还吸引了数不清来这里讨生活的普通百姓。黄龙镇一度成为方圆数百里的经济和文化中心。
清乾隆年间,家居武昌县宫台山(现归大冶县)的余氏一族迁至黄龙,逐渐发展成为当地大姓。古镇上著名的64号民居,就是以前余氏家族的府邸,当地人称为“石门”,西邻武昌会馆。石门是古街民居中占地面积最大、样式最特别、天井院落最多的古建筑。它占地面积将近2亩,共有6进院落5个天井。
历史上,黄龙镇曾多次搬迁,才搬到现在的位置。史料显示,清乾隆三十年(1765年),清政府在黄龙设立巡检司,维持地方社会治安,并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是郧县唯一的巡检司署所在地;清咸丰元年(1851年),黄龙在现大峡枣园、肖家湾一带建镇;咸丰三年(1853年),堵河发洪水,街道被冲毁,黄龙被迫迁至老店(今黄龙东湾);同治六年(1867年),老店又被洪水淹没,自1867年后第三次修建街道于现址。
查阅历史文献不难发现,黄龙古镇是兵家必争之地。三国时期,刘封从汉中经水路到庸(竹山),黄龙即是必争之地;明崇祯六年至崇祯八年(1633年—1635年),李自成等率领的起义军,曾三次在黄龙与明军作战;清咸丰六年(1856年)10月,襄阳农民起义军首领高二龙等进军黄龙,第二年战败;抗战时期,国民党第五战区在黄龙设立防空哨所和枪械修理所;1948年12月,解放军在黄龙夹击国民党军,歼敌千余人,黄龙正式解放。
历史的车轮推动人类发展,同样也改写了黄龙古镇的命运。曾经云集的商贾离去,昔日繁忙的景象不再。千百年风吹雨打,磨平了古镇青石的棱角,只留下几处残存的老屋在河畔守望。
为保护这些古建筑群,张湾区文化部门2016年启动修复工程。2017年7月初,正式对首批黄州会馆、武昌会馆、理发店民居3处古建筑进行修缮,最大程度还原黄龙古镇的昔日容貌。(十堰晚报秦楚网全媒体 记者 何利 特约记者 周家山 编发: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