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振华出生于1926年,也是在这一年,中华书局青岛分局在即墨路建了新楼,从原来仅一间门面的小店变成青岛当时最大的书店
□文/图 半岛全媒体首席记者 张文艳(老照片除外)
即墨路上的施工如火如荼,机器轰鸣,正在为一条曾经成为传奇的道路披上新装。即墨路在青岛,有着特殊的地位,当年的即墨路小商品市场,成为“小商品的王国”,享誉国内外。查询档案,300多米的道路,留下了长长的商号名单,聚福楼、中华书局、三山诚,这些老字号,留下的不仅仅是商界风云,还有名人影踪,更有平民百姓品尝生活的滋味:酸甜苦辣咸,这一切都融入了老街的经纬阡陌中,将岁月积淀得愈加醇厚芳香。本期,我们继续老街往事,一起感受城市的变迁。
档案记录
商号林立,城市缩影
探访即墨路时,天气晴朗,气温适宜,让这条路上建筑的色彩更加鲜明。站在芝罘路与即墨路交界处,改造正在紧张地进行着。
即墨路上有多处里院,4号三义里,15号洪园里等。三义里是一处砖混里院,红砖围砌,两层楼,中国风格建筑,隔壁的青砖建筑也已初见新貌,厚重的历史感扑面而来。对面,为即墨路15号建筑,建成于1914年前,红瓦坡顶,石基底座,档案中记载,建筑最早的业主是刘鸣卿。这位上海民族资本家在青岛最著名的投资是1930年,与张立堂一起组成董事会,建成山东大戏院,也就是现在的中国影剧院,造就了青岛电影放映史上的辉煌。他还与青岛华商商务总会会长傅炳昭,于1922年开设了山左银行。在他给政府的《申请领租珵口路官地建颜料工厂的呈》(1928年10月4日)中,记录着他的籍贯是黄县,住址在胶州路68号。刘鸣卿在青岛的投资方向较多,涉及房产、金融、工厂,他还是青岛商业公所的第一位董事,公所的所长是丁敬臣。所以,他的名字,是与当年的青岛四大家族(刘子山、傅炳昭、丁敬臣、李涟溪)联系在一起的。
走进即墨路与博山路交口的小里院,感受到了一种局促的亲切。院落不大,没了昔日的烟火气,也不见了更早时候商号的踪迹。工人进进出出,木板搭建的临时通道发出吱呀的响声。
即墨路是在大鲍岛村原址内建成的鲍岛区商业街之一。大鲍岛村是清代即墨县仁化乡一个村庄,这附近的沧口路、李村路、海泊路均是原即墨县境内地名。早期,在“红瓦绿树”的青岛,这一带仍有些黑瓦、黛墙的建筑。或许是因为历史悠久,所以这条路上的商号名单很长。
即墨路18号是中华食品行,这家以批发糖果、饼干、罐头等杂货为主的商号,还有一家分店,在云南路43号,经理张祖焜是浙江宁波人,住在云南路的分店里,投资商以浙沪商人为主,其中一位股东穆彰华,和张祖焜是浙江同乡,在潍县路32号,穆彰华与徐詠春合开了一家华德泰钟表眼镜百货店。值得一提的是,1921年,华德泰百货店美术部负责人郭锦卿在中山路上开办了照相馆,就是后来的天真照相馆。
23号里院的商号较多,有水果土产店东泰和,经理翟序臣,和几名股东都来自掖县;新隆棉布店,经理马岐山是烟台牟平人,股东11人,都来自烟台,是烟台在青岛投资的代表商铺之一;同春泰水果业经理黄相臣是蓬莱人,股东两位天津人,分别是刘景山和刘裔亭。
而位于23号人和油坊的遭遇,是青岛一大历史事件的缩影,在档案中,商号负责人于1935年8月28日“函称因明华银行倒闭股东受有损失,无意进行,即日起停止营业”。这里提到的明华银行,就是1935年5月23日发生的震惊全国的明华商业储蓄银行倒闭案。1922年10月,明华银行在青岛河南路开设分行,由张絅伯兼任经理。该行以高出同业一二厘的存款利率和赠送“纪念品”等方式为诱饵,吸引了大量储户,却因资金链断裂,加上金融风暴、挤兑风潮而倒闭,大量储户破产,一个小小的油坊也遭到波及,令人唏嘘。
名楼故事
买醉须登聚福楼
因为封闭整修的缘故,未能窥见即墨路的全貌。犹记得多年前,曾走过这条路,当时的商店琳琅满目,招牌各异,门口总是坐着几人,没有顾客时,他们自顾自闲聊着,并不时用余光瞟过路人。翻看历史资料,对即墨路印象最深的,当属曾名震岛城的“三大楼”之一聚福楼。随便问一个路人,他们都能说上一段故事,比如王垿,比如火灾。
名流觥筹于此楼
一份商人调查书,记录着聚福楼的“身份”。
商号名称:聚福楼;营业地点:即墨路12号;代表人:吴滋玉,山东省福山县人;贩卖货物:饭馆;往来家(买卖两方面):鸡鸭、鲜鱼、猪肉、青菜、酒;资本:三千元;一年卖货总数:年三万七千余元;存货:现买现卖;劳务关系:手艺;使用人数:34名;薪工:110元;工作时间:自早七点至晚十点整。
当年的青岛,中餐业分为三等餐馆:一等、二等和大众。聚福楼属于一等餐馆。高学曾是“顺兴楼”的名厨,来自烹饪之乡福山。他在“顺兴楼”常常接待清末寓居青岛的达官贵人,与议政大臣刘廷琛以及法部右侍郎、书法家王垿交情甚好。王垿认为高学曾为人忠厚、老实,还炒得一手好菜,提议他自立门户。于是,高学曾与福山老乡吴滋玉租用王垿在即墨路12号的楼房,开办了“聚福楼”,寓意为“聚大福大贵于此楼”,主要经营胶东鲁菜。王垿不仅为“聚福楼”题匾额,还为各个房间写了对联,大力支持高学曾。聚福楼聘请的经理是杨清寰,也是福山人,并从老家请来名厨,菜肴选料讲究,厨师刀工精湛,以烹制鱼翅、海参、燕窝等见长,还有红烧加吉鱼、椒油菠菜、奶汤菜花、西施舌等胶东口味菜肴,极为诱人。
西施舌是梁实秋的最爱,他在《忆青岛》一文中写道:“顺兴楼最善烹此味(氽西施舌),远在闽浙一带的餐馆之上。”爱好美食的梁实秋经常出现在青岛的餐馆里,顺兴楼是他常去的地点之一,相信聚福楼也曾留下过他的踪迹。
杨清寰深谙生意之道,他善于结交官僚,学京城大饭庄的做派,每天晚餐时间,他会穿着长袍马褂,对来客一一作揖欢迎。他还常请名人留下字画,比如书法家郑孝胥在聚福楼参加宴会,还留下了“驱车偶过即墨路,买醉须登聚福楼”的对联。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1926年,郑孝胥路过青岛,他自恃学贯中西,才高八斗,其字不轻易示人。在聚福楼聚会时,据称王垿也在列,他应众人的邀请,挥笔写诗作赋,此时的郑孝胥受到影响,也心血来潮,写下了对联。王垿的书法远在郑孝胥之上,在京城留下“有匾皆书垿”的美名。但正因为人们知道郑孝胥“惜字如金”,轻易不示人,并收取高昂的润笔费,所以显得很难得。高学曾将对联悬挂于楼上八号大厅内,从此“聚福楼”名声远播。好奇心驱使,一些达官贵人常到聚福路观瞻宴请,生意更加红火。
台东开分店,火灾伤元气
聚福楼在经营中还采用赊账方式招徕顾客,对附近商家住户送菜上门,有时还派厨师带烹饪器具外出服务,这些方便顾客的做法使得聚福楼生意兴隆,享有盛誉。于是,聚福楼又在东镇台东西二路30号开了分店“聚福楼”东记。
聚福楼酒宴价格不菲,《青岛指南》记载:“包办酒席,昂贵异常,12~14元之席,在南方已觉颇可下箸,在此尚属十分菲薄。”要知道当时工人的月工资仅为4~6元,一顿高档酒席,等于工人3个月的工资,还是低等菜系。如果高档一点,30元的酒菜,涵盖的就比较全面的:包括鲜果4色,小点心24盘,冷荤大拼盘4个,热炒4个,大件8个,其中有燕窝、鱼翅、银耳、扒肚、海参、鱼、鸭、琥珀莲子,还有两道甜点。
聚福楼的名菜很多,除了常规鲁菜外,还有挂霜丸子、芦笋扒鲍鱼,都属于青岛十大名菜。聚福路的面食也很多,有水饺面、三鲜面、蒸饺、菊花包、蒸荷叶饼等。青岛文史专家鲁海先生曾称:“我小时候进去吃过,是个回字形的三层楼,二三楼是雅座,中间是天井。那是个很火的场子,生意很好。”
1943年因烟头引起失火,主要的经营阵地转移到了“聚福楼”东记。不久后,即墨路新楼落成,东、西两号同时营业。1949年后西号停业改作居民住宅,东号继续经营,1956年,实行公私合营,更名为台东饭店,一直归青岛市饮食服务公司所属。1998年,因拆迁改造,台东聚福楼被拆除。
书店往事
小伙计开办大书局
书店,是城市的灯塔,也是喧嚣老街安静的一隅。
在大鲍岛街里,有多家书店,大型书店有商务、中华、世界、开明四家,既出版图书,也有门市部。中华书局青岛分局最早开在了中山路和胶州路交叉口,仅有一间门面。后来选址即墨路32号,扩大经营。书店为两层楼的“口”字形,“中间为天井,后楼楼上是经理室、会计室,楼下及西厢为书库,东厢为食堂,临即墨路为门市部,其建筑不仅在岛城书店里首屈一指,在各商店中也是规模很大的”。
档案记载,中华书局同记由上海中华书局有限公司与平度人刘翕三(希三,又名刘锡九)合办,刘为经理,主业是书籍文具,生意范围西至青州,北至莱州,南至沂州等各县书局,以及远销北京、天津、上海等。
中华书局主要经销本版书,以课本、工具书、学术著作为主销三大类,同时向胶东各地书店批发图书。中华书局出版的现代文艺作品很少,大多数是学术著作,所以青岛中华书局读者并不多,但书价高,利润大,仍有很好的营业业绩。
曾任交通总长的叶恭绰也是位书法家,崂山北九水的“潮音瀑”就出自他手。上世纪30年代他脱离政坛,在安徽路定居后,公开售书法,以示不再致仕,收件处即为中华书局。当时叶恭绰刊在《青岛时报》的“润资”为:对联四尺八元,堂幅四尺十元,市招榜书每字一尺十元,扇面每件六元,劣纸不书,寿屏不书,碑碣另议。
其实,并不止叶恭绰一人,其他名家卖书画,也以中华书局为收件处。
关于中华书局的历程,半岛全媒体记者曾经专访过刘锡九的女儿刘振华。刘振华出生于1926年,也是在这一年,中华书局青岛分局在即墨路建了新楼,从原来仅一间门面的小店变成青岛当时最大的书店。刘锡九一家就住在二楼。刘锡九与中华书局的渊源是从烟台的福如东文具店开始的。“父亲家是平度农村的,原名刘希三,后改名刘锡九。他没念多少书,只念过私塾。父亲十几岁的时候,从平度到了烟台。烟台有个叫福如东的文具店,父亲毛遂自荐,当了店员。因为他干活卖力,字写得好,又会打算盘,经理开始让他记账。福如东和上海的中华书局有联系,上海中华书局经理到烟台来的时候,看中了父亲。当时他们正打算在青岛成立中华书局的分号,就把父亲带到了青岛,担任中华书局青岛分局的经理。”刘振华说,书局店员大多是平度老乡,还有些是母亲的昌邑老乡。“我有一个哥哥,三个妹妹,除了我,他们都是名牌大学毕业生,一个北大,两个清华,一个人大。出了这么多高材生,和我们家里开书店有很大关系。父亲经常鼓励我们到书店翻书、借书,以开阔视野、拓展知识”。书籍给了刘锡九事业,也给了孩子们遨游知识海洋的帆船。
1956年工商业公私合营、私营书店合并成立了中国图书联合公司,中华书局原址成为青岛门市部,而后消失。仅仅一年后,刘锡九就在六一儿童节的前一天,去世了。
商圈更迭
辉煌小商品,老字号犹存
即墨路上,新旧路牌在光影中,展现出不同的色彩。
蓝色的标志性路牌背后,是石刻即墨路,几乎每条老街上都有,雕刻在墙面上,低调内敛,而又不失芳华。
一如这条路上的老字号,留在记忆里,经久不衰。三山诚眼镜店,是记载中即墨路上较早的商号,位于55号,开办于1900年12月10日。彼时,青岛正处于德国侵占青岛时期,这家店面便以眼镜作为“时髦”商品,在这座城市中打开了销路。登记名册显示,眼镜店的使用人数为21人,出资人、经理是同一人:孙一山,他出生于1877年,开办眼镜店时23岁,即墨人。
“诸君欲购真正崂山茶墨水晶石眼镜,请至三山诚眼镜老店。专采崂山晶石,营业四十余载,自设电机工厂,声誉中外驰名,出品精良,定价低廉,堪称华北唯一。”这是1943年2月27日刊载于《青岛新民报》上的广告,将店面的本地特色、优质做工、悠久年份展现出来。早在1935年5月29日的《青岛平民报》上,三山诚也刊载了一则广告“本号专采办崂山各种晶石,制造各式眼镜,久蒙各界称赞,时下又在崂山附近新购得各种晶石奇多,成色最佳,无拘茶晶墨晶水晶紫晶等石,比前采办者远胜数倍,现已将各式眼镜完全造成,精美异常,价格克己,诸君欲养目者,请莫失此良机”。
三山诚反复提到的水晶,是青岛“四大特产”之一,蕴藏于崂山山脉,有黑色、茶色、白色,质量堪比瑞士水晶。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水晶价格高昂,但对眼睛有保护作用,可以用于近视镜、老花镜、养目镜等。三山诚选取了玳瑁作为镜架材料,二者合一,成为身份的象征。所以,三山诚的产品除了满足青岛需求外,还远销北京、天津、济南等地,还有外地人专程到青岛购买,就连军阀吴佩孚都曾派人到三山诚买养目镜。
有趣的是,孙一山将制作眼镜剩下的水晶下脚料,还制作成一些水晶饰品,像耳坠、项链、手链、念珠等,色泽晶莹,颇受欢迎,还制成图章。可见孙一山经营头脑灵活。
青岛解放后,三山诚合并于亨得利,至今仍为青岛的老字号佳话,延续着。
岁月留给即墨路的辉煌开始于改革开放后,这里开辟为马路市场,经过几年的发展,成为享誉国内外的即墨路小商品市场,并延伸到周围的马路,市场异常红火,人山人海,据记载多时达10万人,被誉为“小商品王国”。即墨路,作为以本土地名命名的道路,代表了青岛式的热情,正如青岛诗人王音所说,这里“恰似一部露天纪录片,它的声、光、色已狠狠地刻录在世纪青岛的光碟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