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我们的万历皇帝昏了头,想钱想疯了,他不是找来一帮大臣们商量出一个合适的赋税政策,而是又派出了宦官到各地去征收赋税
明光宗朱常洛,大明王朝的第十四位皇帝。
虽然是正儿八经的大明天子,但这位仁兄的知名度,属实是稍微有点低。
他的父亲万历皇帝靠常年不上朝被人们广为人知,而他的儿子天启皇帝则靠一手好木工博得了鲁班天子的美誉。
夹在父亲和儿子中间,朱常洛当然也想要刷一波存在感,但问题是,这位皇帝的执政生涯实在是太短了,只有一个月。
皇帝于泰昌元年,公元1629年八月初一日登基,到了八月十日就一病不起,九月初一就驾崩了。
这也就是说,朱常洛满打满算,只在位了一个月的时间。
时光如流水,白驹过隙间。
别说一个月,就算是一年,两年,对一个帝王,对一个王朝来说,那也是弹指一挥间的事儿,实在是不够干嘛用。
所以,很多人以此来断定,朱常洛在大明王朝的皇帝序列里,纯属是一个打酱油的角色。
然而,研究历史要抽丝剥茧,不能只看表面,而要做深层次的思考。
如果把朱常洛的这一个月时间拆开来看,我们就会发现,他其实还是干了不少事儿的。
而且,这些事一件比一件有意思。
作者把朱常洛执政时的成就归纳成了两件事,诸位可以一观。
第一件,是废除矿税制度。
矿税,是有明以来一直存在的一个税种。
开国初期的矿税,主要是指官府对个人开采有色金属活动所征收的特别税种,而到了万历年间,矿税则是“开矿”和“榷税”两者的合称。
您别看万历皇帝不上朝,任内没有什么大的活动,但他平时花钱还是不少的。
为了应付宫内的巨额开支,万历开始派出宫内的宦官下到地方去采矿。
万历的小算盘打的很好,想我大明沃土千里,地大物博,只要让这些小宦官们找到几个金矿银矿开采一下,到时候自己还愁没钱花么?
一开始,这种采矿行为还只不过是在北直隶范围内进行,后来逐渐发展到了全国范围内。
采矿活动越来越大,这不是什么好事儿。
首先,负责采矿的宦官们专业是不对口的,你让他们在宫里伺候皇亲贵族没有问题,但你让他们搞地质堪舆,那实在是有点强人所难。
宦官们找来找去,找不到矿脉,那是相当上火。
不过,这帮宦官们很快想明白了一个问题,皇帝让他们出来采矿,自己不一定非得挖出什么金山银山来交差,皇帝说来说去,不还是要钱么?
只要自己能替皇帝搜刮出钱财来,效果不是一样么?
于是,宦官们干脆去拜访当地的一些大户人家,然后谎称这些人家的祠堂啊,祖庙啊,坟地附近有矿脉,必须开采。
你要刨人家祖坟,人家当然是不愿意的。
大户人家不愿意,自然要找宦官寻求解决之法,宦官们口袋一张,那意思十分明显——掏钱就行了。
这些大户为防朝廷把自己家的土地刨个底朝天,纷纷交钱了事。
于是,原本正儿八经的采矿行为变成了一起起全国性的敲诈勒索事件。
说完了采矿,作者再来给您介绍一下“榷税”。
所谓榷税,就是万历皇帝认为当时平常的赋税实在是有点低,已经供不上自己花了,所以决定提高赋税。
从本朝开国以来,法定的赋税一直是三十税一,这个比例相较于前代,那是相当的低。
这个赋税政策,是明太祖朱元璋同志定下的。
老实说,定的很好,因为明初社会动荡,百废待兴,工商业发展并不繁荣,极低的赋税是惠民政策,更有利于新朝休养生息。
而在万历皇帝的时代里,资本主义已经萌芽,明朝的工商业已经发展到了一定规模,在这个时候逐步的把赋税提高到一个合适的程度,是完全可以的。
然而,我们的万历皇帝昏了头,想钱想疯了,他不是找来一帮大臣们商量出一个合适的赋税政策,而是又派出了宦官到各地去征收赋税。
结果这帮宦官们中饱私囊兼威逼利诱,极大的伤害了广大群众的利益和感情。
采矿+榷税,合起来就叫做矿税,说白了,就是万历皇帝靠这种不合法的暴力方式来敛财。
矿税活动不是小事儿,它是明朝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事件,从万历二十四年开始,一直到万历驾崩才结束。
在这期间,朝廷里几乎所有稍有见识的人都曾经不止一次的向万历皇帝上疏,痛陈矿税之弊,但万历皇帝一直充耳不闻。
现在,明光宗朱常洛的时代来临,这位皇帝君临天下,头一件事儿,就是废黜矿税制度。
在朱常洛看来,皇帝富有四海,何必再大肆敛财?
所以,他很快叫停了全国各地的采矿和榷税活动。
《明光宗实录》:并及罢矿税起废诸事,一贯呼万岁出翌日。
矿税制度一朝终结,老百姓们感恩戴德,一连欢呼了好几天。
第二件事儿,是筹发粮饷。
由于万历皇帝花钱如流水,所以老皇帝在位时,时常挪用军饷为己用,这导致辽东地区的明军往往好几个月才发一回饷。
粮饷,不仅仅是钱,更是粮食。
士卒们领不着工资,对朝廷就会有怨言,对朝廷有怨言,那打仗的时候就不能尽力。
将士们吃不饱饭,那就会饿肚子,饿着肚子上战场,那肯定是输多赢少。
反正不管怎么说,拖欠工资,于王朝发展百害而无一利。
朱常洛很敏锐,他知道辽东地区的军务不可废弛,所以从他登基开始,他就一直在想办法筹措粮草。
新君初立,没有威望,没有后台,没有人脉,想要从国库里拿钱,那是很费劲的。
且不说国库还有没有银子,就算是有,朝廷里的大臣们会让皇帝随便花么?
职场萌新朱常洛没有胆量去挑战文官集团,但他实在是想要为士卒们谋福利,居然在父亲万历的遗诏上加了一笔:为辽东将士发工资。
是的,为了发工资,朱常洛搞了个矫诏。
不过不管怎么说,这笔钱是算是发出来了。
朱常洛有了伪造的遗诏,终于从国库里支了两百万的内帑,下发到了辽东。
一般的皇帝做到这一步,基本上就算是大功告成了。
既然银子发出去了,那么就说明自己这个皇帝的工作没白干,顺便还可以在自己心里记上一笔丰功伟绩。
然而,从朝廷里调拨出去的钱财,最容易面临的问题,是层层盘剥。
元末时节,太祖高皇帝朱元璋的老家安徽凤阳发洪水闹蝗灾,元顺帝也掏出了大把的银子来赈灾,然而银子从中央到了地方,总要被克扣一点,从地方到了州府道台,还要被留下一点,到了县令手里,扣下一点,到了小吏手里,还要扣下一点,层层贪污,层层盘剥之下,赈灾的银子到了老百姓的手里,还不如块苍蝇肉大。
朱常洛给辽东将士们发的工资,当然也会面临到这样的情况。
所以,皇帝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他没有把银子发出去就做甩手掌柜,而是专门派人监督银子的下发情况,详实监察,认真记录,因此而杜绝了贪污腐败的发生。
时任辽东经略的熊廷弼眼见朱常洛的这些筹划和安排,佩服的是五体投地,时常赞叹光宗是当世明主。
朋友们,朱常洛同志满打满算一共在位一个月,这期间还有半个月的时间卧床不起,他能干出这么多业绩来,属于是很可以了。
我们还要知道的是,由于万历皇帝是明朝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而朱常洛接班之后却只干了一个月,所以朱常洛的大部分政治生涯,其实是在万历的时代度过的。
朱常洛当了好几年的皇子,又当了十九年的太子,好不容易登上帝位,准备大展宏图,刚干出点成就,却就这么病倒,然后莫名其妙的暴毙了——本质上,这是一件很不幸的事情。
然而,尽管上天只给了朱常洛一个月的时间,他还是兢兢业业的完成了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老老实实尽到了自己应该尽到义务。
可以说,朱常洛是一个明君。
废黜矿税制度,深得民心,缓和了充满矛盾的社会状态。
给辽东将士们发工资,鼓舞军心,用支持和信心把士卒们送出关外,让他们抵抗外敌入侵。
在生命最后的一段岁月里,他还坚持早朝,启用了一大批有能力有抱负的名臣,而这些臣子在天启崇祯的时代里,无不成为了中流砥柱一般的人物。
朱常洛的一天,比他爸万历的一年过的还要充沛。
他时常说:“天若假我十年为君,我必效法历代先君”,然而,残酷的世界,生命的无常,没有让他等来他的生命中的第一个十年。
大丈夫处世,浑浑噩噩是死,混日子也是死,轰轰烈烈也是死。
从前种种,譬如昨日生,今后种种,则譬如昨日死。
朱常洛谈不上轰轰烈烈,但总归是,问心无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