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虹生态村虚拟货币

生态村以重建社会环境、自然环境为目标,通过生态产业、生态旅游、生态社区等运营从而实现生态价值转化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Bitget下载

注册下载Bitget下载,邀请好友,即有机会赢取 3,000 USDT

APP下载   官网注册

在疫情的打击下,上天给人类社会带来了重要的机遇——自我反思。每一个城市、群体都有自己的生命周期。疫情以一种极端的方式给上海降维,让我们重新思考城市和乡村的关系。过去我们集体向大都市迁徙,疫情令很多人开始思考选择离开大都市,追寻更纯天然、更生态的健康生活环境,而选择归回乡野。正如温铁军所说的“大疫止于乡野”。



乡土社会是“三生合一”,有什么样的自然生态就有什么样依存于自然生态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城市社会“千城一面”,乡村社会却是“十里不同风”。乡村的生态文明是由几百万个自然村组成的多样性的在地化聚落为载体,是包容性强、可持续发展的客观基础


在乡村社会,空间生态资源的价值量可能是数百万亿的规模,但却很少能够清晰计算,因为生态资源特别是空间生态资源几乎是无价的。主要是由于它的可标性很差,不能被标准量化。已经被提出十几年的“两山理念”就是充分考虑到绿水青山本身就具有巨大资源价值化的潜在空间



既然乡村有如此优越的空间资源优势,对于那些厌倦了城市高压环境,更注重身心健康的人们来说,回归乡村,或者说选择一种新的乡村生活方式,在后疫情时代会愈发显著。从2020年至今,乡村微度假或乡村旅居的群体持续上升,除了短时高频地进入乡野,未来乡村还能如何放大她的优势,来迎接更多的新村民呢?



生态村,

理想中的归属地


生态村的概念最早是由丹麦的一位学者Robert Gilman在他的报告“生态村及可持续的社会”中提出。其定义为:生态村是以人类为尺度,把人类的活动结合到不损坏自然环境为特色的居住地中,支持健康的开发利用资源及能持续发展到未知的未来。


1991年,丹麦成立了生态村组织并给出了生态村的概念:生态村是在城市及农村环境中可持续的居住地,它重视及恢复在自然与人类生活中四种组成物质的循环系统(土壤、水、植物和空气)的保护,它们组成了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



通俗地说,生态村不外乎具备以下要素:尽可能的粮食自给、使用绿色能源、居住于生态住宅、健全的废弃物排泄物回收处理系统、物品共享机制、最小环境冲击的基础建设。


在生态村未来的设想中,工业都集聚在城市或者镇上,而村里只要达到50%以上的能源自给就可以了。此外生态村有两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重视在地的农业跟经济与资本的在地化



- 重视在地的农业:一是为了能吃上健康且能溯源的食品,二是减低运输的成本与损耗。农业的在地化,不是说真的只盯着本村这一亩三分地,以镇为辐射作交通枢纽,不同村的物资通过镇为枢纽进行资源转换,或者镇与镇之间的转换。从而减少跨越好几个省的这种物资生产运输模式。


- 经济与资本在地化的重要性:生态村的经济模式跟资本一定是偏向一个稳定性的结构的,资本的过于不可控跟过高频率流动也是造成整个世界动荡跟贫富差距的一个重要原因。资本的入驻能加速地方经济的增长,将资本利益与本地经济的利益进行深度捆绑,能对资本行为进行约束,避免资本是通过非可持续性的透支,而伤害本地利益,破话本地生态。



近年来,在乡村振兴的战略背景下,生态村的概念逐渐被熟知,乡村旅游也正逐步走向一种以可持续性生态理念为核心的全新生活模式。生态村以重建社会环境、自然环境为目标,通过生态产业、生态旅游、生态社区等运营从而实现生态价值转化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但目前,国内的生态村更强调的是技术和工程,关于社会发展、文化与精神层面的思考较为欠缺。相比之下,一些发达国家的生态村建设经验更值得我们学习。




“生态村”优等生的

作业笔记


目前全世界已有许多成熟的生态村,较有名的有位于澳洲布里斯本的Crystal Waters Ecovillage、北意大利阿尔卑斯山麓的Damanhur等等。作为最早,也是最负盛名的生态村之一,苏格兰的芬虹村已成为“全球生态村联盟”的总部所在地。


芬虹生态村位于苏格兰东北角,依傍在莫瑞斐斯海岸(Moray Firth coast)边。这里曾是一个繁华的港口城市,随着日不落帝国的辉煌消退,彼日熙攘的港湾也逐渐凋零没落。



1960年代,几个失业又失意的青年来到芬虹海边村庄的拖车屋栖身。生活所迫,他们在荒凉的沙地上撒下种子,开辟菜园。他们通过冥想、静坐、聆听并遵循大自然的引导,与植物对话,最终种植出了硕大的卷心菜、草药和鲜花。自此,芬虹村成了如今极负盛名的“生态村”。


自此之后,芬虹的声名逐渐远播,许多人慕名而来为了一探丰硕果实之地的奥秘。每年有来自世界70多个国家的14000多人来这里参观、游览、培训。55年间,这片废地变成了生态文明的可持续村落。



生态建筑



20世纪80年代,芬虹生态村的建设大规模展开。生态住宅、绿色能源系统、节水系统、污水再利用系统、定期的生态教育、共用公共空间以及聚会空间等,这些当时最新的有关生态的思考和技术,都被一一引入到社区的营造中。


芬虹生态村至今已建起了61座生态建筑并且制定了尊重生态环境的建设方案,已经形成了环保、节能的独特建筑体系。


会呼吸的稻草屋。秸秆压缩成捆的草砖代替钢筋水泥作为墙面,白天能够吸热、日落后释放热能,具有调节室内温度的效果。



酒桶改造的霍比特小屋。芬德霍恩河盛产麦芽威士忌,废弃的威士忌大酒桶被巧妙地回收,用来建造霍比特小屋,十分突显当地特色。



芬虹的每间房子都能保证获取充足的阳光,在房屋建材的选择上杜绝使用任何有毒材料。太阳能板、地热发电、回收建材等环保设备与举措随处可见;而石料、木头、稻草等天然物品是最为普遍的建筑材料,还出版了《绿色建筑指南》,成为英国生态房屋建设的首个技术指导性文献。


生态种植



芬虹生态村是工业化地区生态足迹最低的社区。生态足迹是衡量资源消耗和垃圾产出的标准。芬虹生态村居民平均消耗的资源和产生的垃圾是英国公民平均水平的二分之一。



生态村利用环保生态的方法进行植物种植、培养,让贫瘠的沙地变为富饶的腐殖土。占地44亩的 Cullerne花园生机勃勃,两个塑料大棚可以产出丰富的水果和蔬菜,足够供居民们食用。


随处可见援用朴门概念(朴门永续文化,即舍弃使用现代农业的化肥农药,而使用有机肥料,用人力或动物代替机器、耕地上保留多元栖地等理念)经营的花园、菜园,让社区里处处生机,环境及生物都极富多样性。



生态循环



发电系统:1989年,生态村造了第一座风力发电机,至今共有4座,100%供给村子使用,有余电时,还可卖给国家。



供热系统:2010年生态村安装了生物质能供热系统,能够保障中央园区大部分建筑的加热需求,并因此实现了碳排放量年均减少80吨。以不使用机械设备为前提,完全依靠加强建筑物的遮挡功能,通过建筑上的方法,达到室内环境舒适的目的,使得所有住屋可完全不使用化石燃料。



污水处理系统:生态村的废水回收系统可以视作世界范本。1995年,芬虹建成了自己的污水处理设施,命名为“生态机器”(Living Machine)。它使用了John Todd博士研发的技术,即模仿自然环境下的水清洁系统,在温室环境中创造了一个微型生态体系,使用无化合物的自然生物系统清理污水。


村民们通过植物,将臭气熏天的废水层层净化,变成了可用来冲马桶或浇花的干净水源。在此基础上,芬虹搭建了完善的“废弃物回收计划”,整个生态村的碳足迹仅为英国全国平均量的一半。如此惊人的节能减碳效果使得各国团队前来参观,并向当地积极取经,共同探讨如何优化水源净化工程。



可持续经济



经过40多年,芬虹基金会的社区已发展出了多元化的60多家企业和项目,形成了充满活力的本地经济体系;此外,生态村还有辅助货币与本地交易和完善的贸易系统。


2001年,还成立了芬德霍恩基金会大学,旨在开发一套全面的可持续教育课程,内容包括:社区体验、商业和专业技能、可持续生活和艺术等。


芬虹生态村实施了多种循环利用项目(包括铁、玻璃、纸、电池和衣物“银行”),并且一直在帮助地方政府在本地推广循环使用的服务。



永续社区



社区生活也是芬虹生态村的永续要素之一。但想成为社区一员是有条件的,最基本必须认同生态村理念,并遵守“共识守则”,才有资格成为社区的一员。守则包括:练习观照内在灵性、愿意服务他人、社区及这个星球,尊重他人与自己不同之处,若不满某人某事,应直接与当事人沟通,不在背后说长道短等,共14点。


乡村居民的老龄化趋势不可避免,这里的常住居民大都六七十岁。但通过打造时尚自然生活空间,芬虹生态村成功地让年轻游客放慢了脚步。



这里定期开办工作坊和讲座,筹划各类型节日庆祝,学校、家庭和社会团体不断到生态村来,学习朴门农艺和生态种养殖,体验乡间悠闲生活和静思冥想的妙处。


如今的芬虹生态村汇集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居民,就像个小型地球村。每个人到此居住的动机都不同,但透过遵守社区共识,帮助人们思考,发现彼此追求的终极目标是殊途同归。善待自己、他人和环境的共同目标,其实都得回归到自己和自己相处、人和人相处,以及人和自然相处的练习上。这是生态村的特色之一:“在多元中看见一致性”(See the Unity in Diversity)。




结 语


在中国,乡村的价值和意义不仅仅局限和停留在物理空间上,更承载着文化、社会和经济等多方面的发展任务,因此我们乡村建设的任务是建设“生态乡村”,而不仅仅是“生态村”。由于完全保持原生态的传统村落也不完全符合现代社会理想,古村落如何迈向新文明,进一步实现文化转型、社会转型和乡村振兴无疑是当前乡村建设的大命题。


借鉴国际生态村理念,将中国的传统村落提升转化为绿色宜居、产业兴旺、底蕴浓厚的生态乡村,将为世界提供具有实践说服力的示范。更宏观地看,生态乡村建设既是营造“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人居环境,更是一场深入肌理的发展模式之变,是关系民族未来的千年大计,是整个国家、社会乃至世界推进节能减碳、保持可持续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版权声明:图文来源于境鉴,仅用于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权,请联系小编,将及时更正删除。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道文旅很荣幸和您分享这篇文章!不落地,不创意,如果您有好的素材案例,也欢迎下方留言分享~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3161409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芬虹生态村虚拟货币文档下载: PDF DOC 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