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出品方/作者:东方证券,唐子佩、武凯祥)1. 公司概况:深耕上海郊区,渠道和品牌优势突出沪农商行于 2005 年成立,是我国首家在农信基础上改制成立的农商行。与其他上海本土银行相 比,公司渠道布局更集中在郊区(上海外环以外网点占其总网点的 65%以上)。依靠差异化的网 点布局和多年的深耕细作,目前,公司已在上海郊区市场建立了稳固的优势,截至 21 年末,沪农 商行在松江、青浦、奉贤等多地对公
(报告出品方/作者:东方证券,唐子佩、武凯祥)
1. 公司概况:深耕上海郊区,渠道和品牌优势突出
沪农商行于 2005 年成立,是我国首家在农信基础上改制成立的农商行。与其他上海本土银行相 比,公司渠道布局更集中在郊区(上海外环以外网点占其总网点的 65%以上)。依靠差异化的网 点布局和多年的深耕细作,目前,公司已在上海郊区市场建立了稳固的优势,截至 21 年末,沪农 商行在松江、青浦、奉贤等多地对公贷款市占率排名第 1。
1.1 历史沿革:在农信基础上改制成立的大型农商行
沪农商行于 2005 年 8 月成立,由 234 家上海市农村信用合作社法人机构改制而来。公司自成立 以来,历经多次增资扩股,2021 年 8 月公司成功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截至 22Q1,沪农 商行总资产规模达到 1.18 万亿,国内上市农商行中排名第二,仅次于渝农商行;存贷款规模分别 为 8679 亿/6273 亿,居国内上市农商行首位。
1.2 股权结构分散,国资背景深厚
截至 22Q1,公司股权结构相对分散,无控股股东或实际控制人,前十大股东合计持股占比为 59.64%,其中国有法人持股占比为 46.05%,险资持股占比为 10.11%。股东背景层面,公司前十 大股东中的国有法人多为国资委或上海市国资委旗下公司,深厚的国资背景使得公司能够更好地 融入当地,为公司在上海区域的业务开展提供了优质的项目和客户资源。
1.3 立足上海郊区,拥有渠道和品牌优势
扎根上海,拥有领先的营销网络。公司前身是上海农信事业,扎根于上海逾 70年,因此业务根基 在上海,渠道网络集中在上海地区。截至 2021 年末,公司在上海市拥有 359 家营业网点,占公 司总网点的 98.1%,是上海地区营业网点最多的银行之一。从贷款的区域分布来看,公司贷款的 贡献也主要来自上海地区,截至 2021 年末,上海地区的贷款占比为 94%。
网点更下沉,资源向上海郊区市场倾斜。与浦发银行、上海银行等其他本土银行相比,沪农商行 的网点布局更下沉,尤其在上海市郊地区,网点覆盖率更高。截至 2021 年末,公司共有 239 家 营业网点位于外环以外,占比达到 65%,在上海市 108 个乡镇中,沪农商行布设网点的乡镇达到 106 个,覆盖率达到 98.1%。除了网点的布局,公司存贷款资源也向上海郊区倾斜,截至 2021 年 末,公司郊区对公存款余额占比达到 61%,郊区对公贷款余额占比达到 57%。
依托差异化的网点布局和多年深耕细作建立起的客群优势,公司的贷款余额增速明显高于上海市 整体贷款增速,贷款的市占率稳步提升。根据我们测算,截至2021年末,公司在上海市的贷款市 占率为 5.98%,较 2018 年提升 0.7 个百分点。存款市占率受到市场激烈竞争营销,有所波动,但 排名整体仍然保持领先,截至 2020 年末,公司上海个人存款市占率为 9.2%,在上海地区同业排 名持续保持第四。
1.4 上海郊区经济动能良好,为公司经营发展带来肥沃土壤
上海经济发达,金融资源丰富。公司主要经营的上海是我国最重要和最发达的经济与金融中心之 一,拥有雄厚的经济基础和蓬勃的市场活力。2021 年上海市 GDP 为 4.3 万亿,占我国总 GDP 的 3.78%,位列国内所有城市第一位。从产业结构来看,上海经济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占比较高, 反映地区制造业和服务业务发展较好。良好的区域经济环境下,上海的金融业发展较好,2021 年 上海市存贷款增速分别为 12.8%/13.5%,均处于全国重要城市前列,明显高于同期全国整体水平。
本地客群潜力巨大,为零售转型提供更多想象空间。良好的区域环境下,上海居民的可支配收入、 人均消费水平在全国重要城市中处于领先,2021 年上海人均可支配收入为 7.8 万元,高于北京的 7.5 万元,人均年消费支出为 4.9 万元,位列国内所有城市第一位。居民财富稳定高增,金融需求 旺盛,为沪农商行零售业务的开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
五大新城是上海十四五期间的布局重点,为公司提供发展机遇。需要关注的是,公司重点布局的 上海郊区市场拥有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根据 2017 年上海市政府发布的《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 (2017-2035 年)》,未来将位于重要区域廊道上、发展基础较好的嘉定、青浦、松江、奉贤、 南汇等 5 个新城,培育成在长三角城市群中具有辐射带动作用的综合性节点城市。2021 年 1 月, “五个新城”被首次写入上海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将以五个新城建设为发力点,优化市域空 间格局,引导部分产业、人口从市区向郊区集聚,可以预见未来上海郊区的发展空间广阔。考虑 到公司在上海郊区的重点布局,以及所拥有的渠道和品牌优势,未来有望持续受益。
郊区经济增长动能强劲,经济占比稳步提升。动态来看,政策的支持下,上海郊区的经济发展动 能保持强劲,经济总量在全市的占比稳步提升,根据我们测算,2021 年,包括宝山、崇明、嘉定、 奉贤、金山、闵行、浦东新区、青浦、松江在内的 9 个区 GDP 占比达到 66%,较 2017 年提升 3 个百分点。展望未来,政策的引导下,郊区将更多承接产业、人口的转移,有望为公司的发展带 来增量的金融服务需求,公司有望充分享受上海郊区快速发展带来的红利。
2. 把握渠道和客群优势,加快零售业务转型
公司较早将推进零售业务发展列为核心战略之一,近几年在资产摆布方面高度倾斜零售,深耕重 点目标客群,持续发力财富管理和个人信贷两大业务。截至21年末,公司零售贷款占比达到32.4% (vs16.4%,2015),零售 AUM 达到 6198 亿,AUM/总资产比例位居同业领先水平。21 年报中, 公司提到“举全行之力优先发展零售业务”,战略重视程度远超以往。展望未来,立足区域和客 群优势,公司在零售板块的发力值得关注。
2.1 零售客群快速拓展,零售贡献度持续提升
沪农商行紧贴上海市居民金融服务需求旺盛的经济特征,近年来持续推进零售转型,零售业务布 局主要以“3 个 2”核心战略为基础,主要包括以“专业化经营”和“网点转型”为抓手,发力 “财富管理”和“个人信贷”两大重点业务,发挥“人才”和“科技”两个支撑能力。动态来看, 公司零售业务各项指标均已有明显提升 。
聚焦五大目标客群,不断做大零售客户规模。公司在推动零售业务转型的过程中,坚持做大客群 的理念,加快对上海本地居民金融服务的渗透,聚焦“零贷、财富、代发工资、代发养老、工会 卡”五大核心目标客群,横向做大客户规模,纵向挖掘客户价值。截至 2021年末,公司零售客户 数已达到 1967 万户,同比增长 21.48%,高基数下依然保持较快增长,为零售转型奠定基础。
零售贷款贡献度稳步提升,推动公司资产结构持续优化。受益于近几年公司零售转型的推进,公 司信贷结构持续优化,零售贷款占比稳步提升,截至 2021 年末,公司零售贷款占总贷款比重为 32.4%,较 2015 年提升了 16 个百分点,零售转型成果显著。与此同时,公司零售存款亦有良好 表现,连续三年保持两位数增长。截至 2021 年末,公司零售存款规模达到 4020 亿,占公司存款 总额的 47%。
零售转型提速,营收和利润贡献度持续提升。目前,从营收和利润占比来看,公司主要的利润来 源仍是对公业务,但动态来看,零售的贡献度在稳步提升。收入端,公司零售营收占比为 29%, 较 2018 年提升 5 个百分点,利润端,公司零售营业利润占比为 34.6%,较 2018 年提升 9.6 个百 分点。
零售转型的潜力值得期待。我们认为上海农商行未来零售业务的提升空间广阔,零售板块的发展 值得期待,一方面,上海地区作为整个长三角经济区的发展核心,经济发达、居民金融需求旺盛; 另一方面,公司长期深耕本地市场,国资背景深厚,在社保、公积金、医疗、住房等多个领域与地方政府和企业都有紧密的合作关系,拥有稳定的客户基础。2021 年年报中,公司提到“举全行 之力优先发展零售业务”,战略重视程度远超以往。展望未来,立足区域和客群优势,随着疫情 影响的减弱,公司整体零售业务的增长表现将更为强劲。
2.2 重点发力财富管理和个人信贷两大业务
从零售业务的发展重心来看,公司零售转型的主要发力点在财富管理和个人信贷两大业务,近几 年,两类业务均实现高速发展。展望未来,依托区位和客群优势,我们认为两类业务的高成长有 望延续。
1)财富管理方面,公司以理财业务为主要抓手。作为国内农信体系中首批推出理财产品的银行 之一,公司持续聚焦客户多元化资产配置需求,不断创新、丰富理财产品体系,截至 2021年末, 公司理财产品规模达到 1669 亿元,同比增长 17.96%,理财规模位居国内农村金融机构首位。此 外,公司代理类业务亦有良好发展,截至 22Q2,公司股票及混合型基金销售保有规模达到 106 亿元,国内基金销售机构中排名第 60 名,较 21Q1 提升 25 名。受益于客群的拓展和财富管理建 设的推进,公司零售 AUM 实现较快增长,截至 2021 年末,公司零售 AUM 达到 6198 亿元,同比 增长 17.4%,AUM/总资产比例已处于同业领先水平,其中非存款类 AUM增长更为显著,2021 年 末,规模达到 2339 亿元,同比增长 28.2%。
2)个人信贷业务方面,重点发力非按揭类贷款。零售信贷是公司零售转型的另一业务重点,从 零售贷款结构来看,按揭类贷款仍是公司零售资产投放的主体,但动态来看,包括信用卡、消费 贷款在内的消费类贷款承担了2018年以来公司零售贷款的主要增量贡献。公司近几年持续加大对 个人消费信贷和个人经营贷款的投放力度,扩大高价值客群覆盖面,截至2021年末,公司零售非 按揭贷款规模达到 813.7 亿元(包含信用卡),同比增长 56.1%,占零售贷款比重为 40.9%,较 2018 年提升 25.7 个百分点。
3. 立足精细化经营,小微和科创金融实现较快发展
公司充分发挥渠道下沉优势,对公倾斜小微,围绕经营区域内不同类别中小企业客户的需求,打 造有梯度的产品体系和服务模式。值得注意的是,公司针对科技金融领域重点布局,逐渐形成品 牌优势。截至 21 年末,其科技型企业贷款规模达到 526 亿元,同比增长 48.6%。近年来,政策 规划引导下,上海创新资源逐步向郊区扩散,公司在科技金融领域的优势有望持续凸显。
3.1 发挥本土优势,资源倾斜特色小微
对公倾斜小微。上海市经济发达为当地中小企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沪农商行作为一家扎根 上海地区的农商行,始终坚持以“服务三农、服务小微、服务科创”作为立行之本,对公资源高 度倾斜小微。截至 2020 年末,公司共设有 35 家小微企业专营网点,配以专营团队专业对接小微 企业,辅以“一窗通”服务搭建及各区专业园区的共商共建,为小微企业提供综合金融服务。 与此同时,公司注重提升小微金融的精细化服务能力,在产品和服务端不断创新。通过对中小微 企业进行细分,公司陆续推出针对中小微企业客户特点与需求的产品,如“鑫惠贷”、“积数 贷”、“循环贷”、“银税贷”及中小微基金担保项下的担保贷款,并通过大数据分析为存量结 算类企业探索“预授信”业务模式。目前,公司已经形成了丰富的小微产品体系,能够满足不同 类型企业的差异化需求。
充分发挥渠道下沉优势,小微贷款规模实现稳步扩张。与大行、股份行以及其他上海本土银行相 比,沪农商行在上海营业网点众多且深度下沉,客户经理队伍庞大,具有较强的人脉优势,有利 于公司深入开发区域市场,做熟、做透中小微业务。凭借渠道优势,公司经过多年经营,逐步培 养出较多主业突出、效益良好的中小微客户基础,小微业务实现快速增长,已经成为上海地区国 标小微企业贷款客户和贷款规模最多的商业银行之一。截至2020年末,沪农商行中小微企业贷款 规模已经达到 2794.54 亿,同比增长 17.2%,中小微企业贷款规模占对公贷款总额的比重超过 70%。
坚持稳健的风险管理原则,小微业务风险可控。依托深度下沉的营销网络,公司在小微业务的开 展方面具有信息对称优势,能够全面、及时掌握当地中小微企业的真实经营状况和资金需求。因 此,在小微业务规模快速增长的同时,公司小微资产质量保持相对稳定。20 年以来,疫情的扰动 下,公司微型企业贷款的不良率有所抬升,但占比更高的中型企业和小型企业贷款的资产质量仍 保持相对稳定,不良率仍处于 1%左右的较低水平。22 年初以来上海疫情的反复,对当地的小微 企业经营带来负面影响,可能对公司 Q2 资产质量带来扰动,但考虑到公司长期以来稳健的资产 质量表现和在渠道端的深度下沉,随着疫情影响的逐步消退,公司的资产质量表现有望继续保持 平稳。
3.2 以科创金融为突破口,引领对公高质量发展
上海战略新兴产业发展迅速,为公司发展提供战略机遇。近年来,上海市加快战略新兴产业产业 发展,培育新发展动能。政策引导下,包括新能源产业、高端制造产业、信息技术产业等在内的 上海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迅速,截至2021年末,上海市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已突 破 1.6 万亿,同比增长 14.6%,增速较 2020 年进一步有所提升。
政策引导新产业向上海郊区迁移。在战略新兴产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上海市政府逐步将先进制造 业向郊区转移,目前,上海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和科技创新园区主要集中在郊区,如张江综合性国 家科学中心、嘉定汽车产业基地、青浦工业区等,政策支持下这些园区能够充分发挥创新资源集 聚优势,吸引了大批具有成长潜力的小微科创企业,为沪农商行的展业贡献增量金融服务需求。
积极布局科技金融,不断创新产品和服务体系。公司紧抓上海市建设科创中心的机遇,重点培育 科技金融特色,早在2012年便成立了上海首家科技支行——张江科技支行,聚焦科技型、创意产 业和现代服务业等中小企业金融服务。目前张江科技支行已形成了生物医药(医疗器械)行业、 软件和信息服务行业、环保和新材料行业等客户经理队伍。2018 年,公司再次设立了杨浦双创支 行,全力支持“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客户群体发展。 此外,产品端公司不断针对不同阶段的科技型企业特点,突破银行传统业务模式,搭建一个符合 企业客户需求的科技金融服务平台,为各类型和各发展阶段的科技型企业成长提供全方位金融支 撑。同时,大力实施“鑫动能”战略新兴客户培育计划,聚焦国家战略新兴产业,甄选其中具有 高成长性的科技型企业,根据企业不同成长阶段,主动为其设计和配备专属的全生命周期服务方 案,助力企业茁壮成长。
打造专业化科技金融服务品牌,科技型企业贷款规模实现高增长。凭借不断创新的服务模式和长 期深耕细作建立起的客群基础,公司在科技金融领域逐步建立了品牌优势,市场份额不断提升。 截至 2021 年末,公司科技型企业贷款余额达到 525.76 亿元,同比增长 48.62%,规模增速持续 加快,科技型企业贷款客户数达到 1938 户,同比增加 600 户;科技型企业贷款余额占对公贷款 余额比例超过 12%,在上海范围内市场份额超过 11%,较 2020 年末提升超过 1 个百分点。
4. 财务分析:盈利能力领先,资产质量稳健
公司 21 年 ROE 为 11.39%,上市农商行中仅次于常熟和无锡,分拆来看,中收、成本和拨备是 主要支撑,净利息收入拖累较多。展望未来,随着零售转型的加速以及在高收益的零售非按揭贷 款的持续发力,公司的盈利能力仍有提升空间。资产质量方面,公司经营稳健,核心指标持续位 于同业较优水平。截至 21 年末,不良/关注率分别为 0.95%/0.47%。需要关注的是,公司涉房类 贷款占比较高(开发贷/按揭占比分别为 17.8%/18.1%,21A),但考虑到上海经济发达、房地产 市场流动性较好,预计未来相关信用风险可控。
4.1 盈利能力:ROE 处于农商行中较高位置
2021 年沪农商行 ROE 位列上市农商行第三,仅次于常熟银行和无锡银行。沪农商行依托区位、 渠道优势以及稳健的资产质量表现,盈利能力在同业中始终保持领先,ROA 和 ROE 长期处于可 比同业前列。上海农商行 2021 年 ROE 为 11.39%,较 2020 年提升 0.37 个百分点。横向对比来 看,在上市农商行中排名第三,仅次于常熟和无锡。透过 ROE 的分拆来看,公司的高 ROE 主要 由高 ROA 驱动,其中中收、成本和拨备是主要支撑,净利息收入拖累较多。
4.2 量:规模快速扩张,存款优势显著
过去几年,上海农商行贷款保持较快增长,从贷款结构的拆分来看,零售贷款是主要驱动。截至 2021 年末,公司对公类贷款达到 3498 亿元,同比增长 11.43%,增速较 2020 年有所下滑(vs 19.32%,2020A),主要系对公房地产类贷款增速有所收敛;公司零售类贷款规模达到 1989 亿 元,同比增长 23%,增速继续保持在较高水平(vs 23.32%,2020A),其中按揭类贷款同比增 长 9.03%,增速有所放缓,非按揭类贷款实现同比增长 76.4%,是公司零售贷款高增的主要贡献, 反映公司零售业务发力效果,尤其在零售非按揭业务的布局。
存款基础雄厚,揽储能力领先。公司成立以来深耕上海,尤其在市郊地区,渠道优势显著,客户 沉淀率高,忠诚度高,因此负债端揽储能力领先,存款在高基数下依然保持较好的增长。截至 2021 年末,公司存款总额达到 8381 亿,同比增长 11.9%,其中个人存款同比增长 11.65%,对 公存款同比增长 12.43%。
4.3 价:资产端有较大的提升空间,负债端成本率有优势
资产端收益率拖累公司净息差表现。从静态的净息差水平对比来看,21 年上海农商行净息差为 1.86%,上市农商行中仅高于紫金银行。通过资产负债两端的比较,容易发现公司的净息差表现 主要是资产端的拖累。2021 年,公司生息资产收益率为 3.95%,在上市农商行中位列倒数第二, 同期公司计息负债成本率为 2.18%,上市农商行中第二低。
生息资产中贷款占比处于中下游水平,但动态来看,贷款占比提升和零售转型加快有望带动资产 端收益率改善。2021 年,沪农商行贷款占总生息资产比重为 53.4%,处于上市农商行中下游水平, 现金及同业类资产占比相对较高,一定程度上拖累了公司资产端收益率表现。另一方面,公司在 贷款投放相比其他农商行更为审慎,贷款收益率相对较低,2021 年仅为 4.65%,相比之下,同期 常熟银行、张家港行分别为 6.24%/5.87%。从动态来看,公司在资产摆布上加快向贷款主业倾斜, 贷款占比持续提升,资产端收益率降幅明显收窄。此外,随着公司加快零售转型,尤其在高收益 的非按揭类零售贷款业务方面持续发力,未来资产端收益率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
负债端表现优于可比同业。2021 年末公司存款成本率为 2.06%,上市农商行中仅高于渝农商行和 苏农银行,存款结构方面,活期率上市农商行中仅次于苏农银行,尤其是个人存款活期率表现较 好。截至 2021 年末,公司存款负债端占比为 82%,整体处于较高水平。
4.4 中收表现好于同业,财富管理类业务是主要贡献
中收占比位列上市农商行第一。从中收占营收的比重来看,上海农商行在上市农商行中排名第一, 22Q1 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占营收比重为 12.18%,高出同期渝农商行 6.57 个百分点,反映公司综 合化经营优势。从手续费收入结构的细拆来看,公司中收里占比最高的是代理业务收入,主要来 源是理财业务和财富类产品代销收入。展望未来,考虑到公司业务经营区域良好的经济环境和当 地居民的高收入水平,随着公司零售转型的稳步推进,未来中收业务的潜力值得期待。
4.5 质:资产质量稳健,拨备覆盖持续夯实
资产质量表现稳健,不良+关注率指标处于同业中较低水平。上海农商行经营风格稳健,2015 年 以来,资产质量表现整体处于改善通道中,不良率在同业较低水平的基础上不断夯实,公司不良 率由 2015 年的 1.38%下行至 22Q1 的 0.94%,不良净生成率始终稳定在 0.5%左右的较低水平。
横向对比来看,截至 2021 年末,公司不良+关注类贷款占比为 1.42%,上市农商行中仅高于无锡 银行,同期渝农商行为 3.17%。综合来看,公司资产质量表现好于绝大部分上市农商行。
房地产占比较高,但相关资产相对优质、流动性好,预计未来风险可控。需要关注的是,上海房 地产业发达,公司涉房类贷款占比较高(开发贷/按揭占比分别为 17.8%/18.1%,21A),明显高 于可比同业。但考虑到上海经济发达、房地产市场流动性较好,同时公司还支持上海市各类园区、 保障性住房(含动迁安置房、租赁住房)等建设,预计未来政策和信用风险相对可控。
拨备覆盖率保持在较高水平。从拨备计提来看,公司在加快不良处置、整体不良率保持平稳的情 况下,保持了审慎的计提态度,持续夯实拨备水平,截至 22Q1,公司拨备覆盖率为 430%,风险 抵补能力优异。2022 年 5 月,监管提到鼓励拨备较高的优质上市银行将实际拨备覆盖率水平逐步 回归合理水平,夯实的拨备水平使得公司未来拨备反哺利润的空间值得期待。
4.6 资本:资本补充压力较轻
截至 22Q1,沪农商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资本充足率分别为 13.16%、 13.20%、15.75%,在可比同业中处于较高水平,上市农商行中仅次于瑞丰银行,距离 7.5%的监 管底线有充足的空间,未来资本补充压力相对较轻。
5. 盈利预测
我们对公司 2022-2024 年盈利预测做如下假设:
1) 贷款增速:公司业务经营聚焦上海,上海作为长三角的核心城市,区域内经济发达、 居民财富需求旺盛,为公司经营展业提供了良好的经济环境。与其他上海本土银行相 比,公司重点布局上海郊区,在郊区市场有稳固的渠道和客群基础优势。政策支持下 上海郊区发展空间广阔,公司有望充分受益,我们预计公司资产端扩张有望保持在较 高水平。2022 年初以来,上海疫情反复,对当地企业和居民的信贷需求带来负面影响, 展望下半年,随着宽信用的稳步推进和疫情影响的减弱,我们预计内需不足对信贷增 速的压制有望得到一定程度上的缓解。综合来看,我们预计公司贷款增速有望保持在 较高水平,预计未来三年贷款总额同比增速分别为 15%/14%/14%。
2) 存款增速:上海区域金融资源丰富,但金融机构竞争环境仍然严峻。公司经过多年的 深耕,尤其在上海郊区市场拥有渠道和品牌优势,存款高基数下依然保持不弱的增速。 展望未来,我们预计公司负债端表现有望保持平稳,预计未来三年存款增速分别为 12%/11%/11%。
3) 净息差:经济承压、需求走弱叠加监管让利实体经济的要求依然存在,我们判断未来 资产端收益率仍有下降的水平;站在公司层面,随着零售转型的推进以及在相对高收 益的零售非按揭贷款持续发力,预计公司资产端收益率表现好于行业整体;负债端来 看,公司活期率处于行业前列,反映负债端客户基础稳固,揽储能力领先,展望未来, 监管持续引导存款利率市场化改革,我们预计公司未来负债端成本表现有望继续维持 在行业较优水平。综合来看,我们预计公司未来三年净息差水平分别为 1.84%/1.83%/1.82%,降幅逐步收窄,绝对水平逐步企稳。
4) 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公司中收业务收入的主要贡献来自理财业务,作为国内农信体系 中首批推出理财产品的银行之一,公司持续聚焦客户多元化资产配置需求,不断创新、 丰富理财产品体系,理财业务实现较好发展。22Q1 在行业中收表现普遍回落的大环境 下,公司中收增速由负转正,理财业务和代理基金销售业务均实现较好增长,反映财 富管理建设良好。考虑到公司在理财业务方面的优势,随着零售转型加快,我们预计 未来公司中间业务表现有望回暖,预计未来三年增速保持在 10%的水平。
5) 不良贷款:目前宏观经济仍然面临压力,22Q2 上海疫情的反复给当地居民和中小企业 经营带来压力,预计疫情的影响可能会滞后反映在公司的报表中,后续公司不良率或 有波动,但考虑到公司长期以来经营稳健,展望下半年,随着疫情的影响退去,预计 公司不良率大幅抬升的可能性较低。另一方面,随着公司零售转型的加快,风险有望 进一步得到缓释。综合来看,我们预计公司未来三年不良生成压力可控,不良生成率 为 0.30%/0.25%/0.25% , 继 续 保 持 在 较 低 水 平 , 预 计 未 来 三 年 公 司 不 良 率 为 0.95%/0.92%/0.90%,优中夯实。信用成本方面,在拨备厚实、资产质量稳定的前提 下,我们预计未来信用成本的节约有望驱动公司利润增长保持在较高水平,预计公司 未来三年拨备覆盖率分别为 417%/396%/360%。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
精选报告来源:【未来智库】。未来智库 - 官方网站